[实用新型]高速线材精轧机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29357.8 | 申请日: | 2007-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794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孝进;王力;焦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钢铁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16 | 分类号: | B21B1/16;B21B27/02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崔滨生 |
地址: | 266043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线材 轧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生产高速线材的精轧机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生产高速线材的一套辊环孔型系列包括粗轧机组、中轧机组、预精轧机组和精轧机组,共有28架辊环。其中第1~4架为粗轧机组,第5~14架为中轧机组,第15~18架为预精轧机组,第19~28架为精轧机组,其中奇数架辊环的孔型为椭圆孔型,偶数架辊环的孔型为圆孔型。
一套生产规格Φ5.5系列的高速线材孔型在转换为生产Φ6.5以上规格产品的孔型时,要将15架到28架的辊环全部更换,劳动强度大,给操作工人带来相当的工作量;停车时间长,严重影响作业率的提高;同时辊环备件数量也成倍上升,导致成本急剧增加;由于辊环备件量增大,给现场管理增加了难度;另外,由于频繁更换辊环,给生产带来很大的被动,线材生产质量的稳定性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如何解决上述不足,则是本实用新型所面临的设计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速线材精轧机,可以解决现有技术由于频繁更换辊环所带来的劳动强度大、作业率低、成本高以及影响线材质量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高速线材精轧机,包括一套辊环孔型系列,共28架辊环,每一套辊环孔型系列包括粗轧机组第1~4架辊环、中轧机组第5~14架辊环、预精轧机组第15~18架辊环和精轧机组第19~28架辊环,其中奇数架辊环的孔型为椭圆孔型,偶数架辊环的孔型为圆孔型,所述精轧机组的第19~26架辊环为一套通用辊环,第27~28架辊环为更换辊环。
其中所述通用辊环中的辊环孔型宽度L:第19架为26.63mm,第20架为16.42mm,第21架为21.27mm,第22架为13.2mm,第23架为15.81mm,第24架为10.8mm,第25架为12.04mm,第26架为8.5mm。
另一方面,所述通用辊环中的辊环圆弧半径R:第19架为22.89mm,第20架为7.47mm,第21架为18.1mm,第22架为5.53mm,第23架为13.16mm,第24架为4.37mm,第25架为9.47mm,第26架为3.47mm。
另一方面,所述通用辊环中的辊环辊缝D:第19架为3.4mm,第20架为2.2mm,第21架为2.4mm,第22架为1.8mm,第23架为1.5mm,第24架为1.4mm,第25架为1.1mm,第26架为1.1mm。
另一方面,所述通用辊环中偶数架圆孔型的圆弧切角α:第20架为33°,第22架为42°,第24架为44°,第26架为44°。
另一方面,所述通用辊环中的辊环孔型高度H:第19架为11.94mm,第20架为14.94mm,第21架为9.31mm,第22架为11.06mm,第23架为6.78mm,第24架为8.74mm,第25架为5.42mm,第26架为6.94mm。
上述通用辊环为适用于Φ5.5~Φ6.5系列的一套辊环,一套生产规格Φ5.5系列的高速线材孔型在转换为生产Φ6.5规格产品的孔型时,只需更换第27架和第28架,即可生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现有精轧机组的孔型的几何参数进行了统一调整,形成一套适用于Φ5.5~Φ6.5系列的通用辊环。孔型统一调整后,辊环的储备量减少,而且大大减少了劳动强度,提高规格转换效率,减少规格转换时间,提高产量,进而增加经济效益,降低成本。
以双线生产为例,原来Φ5.5系列的辊环以一备二计算需要,从15架到28架需要:14×4×3=168片,Φ6.5以一系列的辊环需要:14×4×3=168片。总共需要336片辊环。现在则需要13×4×3+4×4×3=216片,辊环储备量减少336-216=120片。在规格转换时,只需要调整辊缝,更换最后两个架次的辊环就可以了,大大缩短了停车时间,提高了日产量,增加了效益。现在规格转换时,只要将最后成品及成品前架次更换,前面的调整辊缝,20分钟就实现了规格转换。原来规格转换时大约需要2小时,日历作业率提高,节约时间大约为100分钟,可多生产120多吨,吨钢效益按每吨200元计算,可多创利润120×200=24000元。同时辊环储备量减少,每片辊环按8000元计算,可节约资金120×8000=960000元。
下表为孔型的几何参数修改与现有技术对照表:
附图说明
图1是生产高速线材的一套辊环孔型系列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钢铁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青岛钢铁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293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四足行走机构
- 下一篇: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以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