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机皮带轮扒轮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29182.0 | 申请日: | 200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197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30 |
发明(设计)人: | 孙先利;黄杰;张海涛;孙建议;王建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建胜 |
主分类号: | B23P19/027 | 分类号: | B23P19/02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200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皮带轮 扒轮器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动设备维修工具,具体地说是一种电机皮带轮扒轮器。
二、背景技术
目前油田的抽油机设备都是以电机作动力,用皮带轮来传递给抽油机,使之产生上下往复运动,带动抽油泵进行采油,尤其是游梁抽油机的电机皮带轮不仅起动力的传递作用,皮带轮的大小还起着调节抽油机冲次的作用。因此,在日常的油井管理中,更换电机皮带轮,调节抽油机冲次的多少,改变油井生产参数是常有的日常工作。现在采油工人扒电机皮带轮方法是用大锤往下敲,费时费力,易把电机轴和皮带轮损坏,且易伤人,是一种笨拙的方法,目前也有人研制出了机械式或液压式扒轮器,由于扒轮机械结构不合理,受力不均匀,固定不稳固,在扒皮带轮过程中扒轮架易脱落,需反复调整,费时费力,不能得心应手。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皮带轮扒轮器,解决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高电机皮带轮扒轮器工作性能,使之称为采油工人得心应手的专用工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由液压千斤顶、拉力杠、牙块、固定环和顶丝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圆形千斤顶的下端部外周焊接有十字形矩形拉力架,拉力架内设有矩形孔;拉力杠设为矩形,上部设有螺栓头和螺帽,下部向内设有齿槽,齿槽内用螺栓固定有齿块,拉力杠设为4根,与十字形矩形拉力架相匹配;在拉力杠下端部外周设有圆形固定环,固定环上对称设有顶丝孔,顶丝孔内设有顶丝;液压千斤顶通过拉力架与拉力杠连接,拉力杠通过齿块与电机皮带轮连接,通过固定环用顶丝固定,液压千斤顶连接上液压泵即构成电机皮带轮扒轮器。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拉力杠设置4根,易使电机皮带轮受力平衡。
2、齿块设为活动更换式,易适用于不同大小的皮带轮。
3、拉力架上设有矩形内孔,拉力杠在孔内可任意伸缩拉力半径,适用于不同大小直径的皮带轮。
4、固定环直径设置为适应最大皮带轮直径,用长顶丝压紧拉力杠,能适应拉力杠不同大小的张口,用顶丝固定牢固。
5、电机皮带轮扒轮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固定皮带轮稳固,使皮带轮受力均匀,扒皮带轮省时省力。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固定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拉力架结构示意图。
图中1-顶丝 2-固定环 3-牙块 4-液压千斤顶 5-拉力架 6-拉力杠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公开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通过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由液压千斤顶4、拉力杠6、牙块3、固定环2和顶丝1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圆形千斤顶的下端部外周焊接有十字形矩形拉力架,拉力架内设有矩形孔;拉力杠设为矩形,上部设有螺栓头和螺帽,下部向内设有齿槽,齿槽内用螺栓固定有齿块,拉力杠设为4根,与十字形矩形拉力架相匹配;在拉力杠下端部外周设有圆形固定环,固定环上对称设有顶丝孔,顶丝孔内设有顶丝;液压千斤顶通过拉力架与拉力杠连接,拉力杠通过齿块与电机皮带轮连接,通过固定环用顶丝固定,液压千斤顶连接上液压泵即构成电机皮带轮扒轮器。
在应用本实用新型时,首先根据电机皮带轮直径的大小选择相适应的齿块3,用螺栓固定在拉力杠的齿块槽内,将4根拉力杠6的齿块卡在电机皮带轮的槽上,用固定环2和顶丝1固定在4根拉力杠6的下部外周。拿起千斤顶4将4根拉力杠的螺纹头部分别套在拉力杠的矩形孔内,用螺帽固定,连接好液压泵与液压千斤顶的液压管线,手压或脚踏液压泵,千斤顶向前运行,顶住电机轴,外拉电机皮带轮即可把电机皮带轮卸掉,省时省力,缩短了扒皮带轮的时间,提高更换皮带轮的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建胜,未经王建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291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发动机燃油计量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钢板包装的包装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