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复合双渐进多焦点眼镜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28604.2 | 申请日: | 200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748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鹏 |
主分类号: | G02C7/02 | 分类号: | G02C7/02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许德山 |
地址: | 250014山东省济南市市中***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复合 渐进 焦点 眼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眼镜,尤其是一种新型复合双渐进多焦点眼镜。
背景技术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是每个人的梦想。可是对于青少年来说,由于诸如坐姿不正、上网时间长等原因,近视眼的发病率居高不下。预防和治疗青少年的近视眼病是医学界以来一个热点问题,也是老师和家长关心的话题。由于青少年自制力弱,得了近视也没有专门的时间来治疗,许多配镜中心便对一般的近视镜作了不同程度的改造,以期望达到预防青少年加深或治疗青少年近视和假性近视的眼镜。此类眼镜包括用于青少年的双光眼镜、渐进多焦眼镜等,或是配带效果不明显,或是价格昂贵,对技术条件的要求比较高,不适于普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防治效果突出的新型复合双渐进多焦点眼镜。
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新型复合双渐进多焦点眼镜,由镜架和镜片组成,其特征在于,镜片由上下两部分构成,上部分为普通近视凹透镜,该凹透镜物理光学中心与眼睛的瞳孔对准,下部分为双渐进多焦点镜片。
所述的上部分普通近视凹透镜的物理光学中心位于两部分镜片交界处以上,两者之间的垂直有效距离,按照低、中、高度近视分别为(3.27±0.36)mm、(3.51±0.33)mm、(3.81±0.38)mm。
上下两部分镜片的复合方式可以为一体的整体镜片,也可以为分离的。两部分镜片的过渡交界处可以为直线也可以是符合治疗原理的弧线。
上部分普通近视凹透镜的度数完全由近视患者的眼睛屈光不正的程度决定,即所说的眼睛的近视度数来决定。保证眼睛可以通过上部分镜片来看清远处的物体,消除近视者的视远障碍。
下部分的双渐进多焦点镜片,一是指根据雾视疗法的原理,下部分镜片的雾视程度自两部分镜片交界处向眼镜的下方逐渐加大;二是指该部分镜片度数的变化是循序渐进的。所以对眼的调节作用来说,如果视近距离的缩短,则镜片配合产生相应的调节,逐渐递减眼睛应该付出的调节,减少眼的调节力度,从而缓解近视者的视觉疲劳,达到缓解和治疗近视的目的。视近时眼距离书本约一尺远。
本实用新型的眼镜使用时,上部分镜片的光学中心对准眼睛的瞳孔。视远时,通过上部分镜片来看清远处的物体,克服眼屈光不正引起的近视;视近时,通过双渐进多焦点的下部分镜片,减少眼睛视近时眼睫状肌紧张程度,晶状体屈光度大的过度调节问题,迫使睫状肌松弛,进行反方向调节,从而缓解近视者的视觉疲劳,达到缓解和治疗近视的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采用复合双渐进多焦点镜片,能够满足视近和视远的双重要求,既有普通近视镜视远功能,又能减少近视患者的眼调节力度,养活近用调节,具有缓解和治疗近视和假性近视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镜片正视图。
其中,1、镜片交界处,2、普通近视凹透镜,3、双渐进多焦点镜片,4、眼睛,5、瞳孔,6、物理光学中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
如图所示,新型复合双渐进多焦点眼镜,由镜架和镜片组成,其特征在于,镜片由上下两部分构成,上部分为普通近视凹透镜2,该凹透镜物理光学中心与眼睛的瞳孔对准,下部分为双渐进多焦点镜片3。
所述的上部分普通近视凹透镜2的物理光学中心6位于两部分镜片交界处1以上,两者之间的垂直有效距离,按照低、中、高度近视分别为(3.27±0.36)mm、(3.51±0.33)mm、(3.81±0.38)mm的距离配制。
本实用新型的眼镜,首先根据近视眼患者的验光结果配制普通近视凹透镜,使上部分镜片的度数与眼睛的度数相等,以保证眼睛可以通过上部分镜片来看清远处的物体,接着配制下部分双渐进多焦点镜片,然后用适当的方式使上下两部分镜片复合。使用时,通过调整镜架使上部分镜片的光学中心6对准眼睛的瞳孔5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鹏,未经王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286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后视镜的雨刷装置
- 下一篇:吸附式公交车垃圾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