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软袋自动装盘摆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28330.7 | 申请日: | 2007-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276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学亮;安卫红;张清洁;王君章;殷文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5/10 | 分类号: | B65B5/10;B65B35/44;B65B55/02 |
代理公司: | 淄博科信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俊荣 |
地址: | 255086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装盘摆 袋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软袋自动装盘摆袋装置,用于制药生产中输液软袋的自动装盘。
背景技术
制药生产过程中,经常需要物品的搬运,特别是软袋输液生产流程中需要灭菌工序,灭菌器的物料进出是间歇式的,而前后生产线都是连续式的,软袋输液灭菌时是按顺序装在层叠式的灭菌盘内的,因此,需要进行灭菌前的装盘操作。现有技术中,是靠人工装盘,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并且过多的人员参与还会影响药品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袋自动装盘摆袋装置,代替人工,实现机械化操作,节省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保证药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软袋自动装盘摆袋装置,包括可伸缩式皮带输送机和往复移动机构,可伸缩式皮带输送机包括输送皮带、移动皮带轮和固定皮带轮,环形输送皮带依次绕过移动皮带轮和固定皮带轮,往复移动机构包括移动架和导向杆,移动架配装在导向杆上,可伸缩式皮带输送机前端的移动皮带轮设置在移动架上,可伸缩式皮带输送机前端设有软袋位置检测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中,移动架连接在移动带上,如皮带、同步带等,也可以用链条传动,移动带套装在可控制行程的动力轴上,如伺服电机和步进电机,实现按照需要控制。
本实用新型根据需要配装的控制机构,如软袋位置检测传感器(光电检测传感器)、伺服控制、步进控制等,都属于常规成熟技术,直接借用和配装即可,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将前序整理排队装置后整理呈整齐一致的排队软袋,再整齐地摆放到灭菌盘中,最后经灭菌盘输送装置将灭菌盘输送到指定位置,完成自动装盘。
软袋整理排队装置中,根据每次整理的软袋数量不同可设置多条皮带,形成多列排列摆放,如2-8列等。
在摆袋装置中,一方面,灭菌盘步进移动,另一方面,当软袋到达指定位置时,可伸缩式皮带输送机的前端快速缩回,在惯性作用下,软袋被抛出,掉落到灭菌盘内的指定位置,调节可伸缩式皮带输送机的伸出长度,以实现灭菌盘内软袋的不同排的摆放,使装盘过程连续进行。装满的灭菌盘被传递到后续的工序上,等待叠盘操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软袋自动装盘摆袋装置,结构合理,代替人工,实现了机械化操作,节省了劳动力,提高了生产效率,避免了过多的人员参与接触,保证了药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简易结构示意图。
图2、图1的俯视图。
图3、图1中可伸缩式皮带输送机结构示意图。
图中:1、移动架 2、导向杆 3、可伸缩式皮带 4、机架 5、灭菌盘 6、光电检测传感器 7、移动皮带轮 8、固定皮带轮。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上述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软袋自动装盘摆袋装置,包括可伸缩式皮带输送机和往复移动机构,可伸缩式皮带输送机包括输送皮带3、移动皮带轮7和固定皮带轮8,环形输送皮带3依次绕过移动皮带轮7和固定皮带轮8,可以根据需要增设支撑皮带轮,往复移动机构包括移动架1和导向杆2,移动架1配装在导向杆2上,可伸缩式皮带输送机前端的移动皮带轮7设置在移动架1上,可伸缩式皮带输送机前端设有软袋位置检测传感器6,移动架1连接在移动同步带上,移动同步带套装在伺服电机轴上,由伺服电机驱动。
工作过程:
从前面工序过来的不整齐的软袋经过整理后,变成了整齐的队列,随后进入可伸缩式皮带3,当整理后整齐排列的软袋输送过来,到达输送机的可伸缩式皮带3的前端,并且被软袋位置检测传感器6检测到,可伸缩式皮带3前端的移动皮带轮7跟随移动架1快速缩回,软袋由于惯性被抛出,落在下面的灭菌盘5上。根据软袋位置检测传感器6的检测,改变落袋位置,将软袋依次成排的摆放在灭菌盘5上,直到灭菌盘5全部装满,然后传递到后续的自动叠盘机,完成液体软袋的自动装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283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