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型自卸车主副车架的连接板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28135.4 | 申请日: | 2007-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661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16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喜;韩诚;匡西友;王锡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1/10 | 分类号: | B60G11/1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杜隆安 |
地址: | 250000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型 卸车 车架 连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型自卸车连接板,具体的说是一种6×4自卸车配斯太尔驱动桥的改进型主副车架连接板。
背景技术
现在生产中使用的6×4自卸车配斯太尔驱动桥的主副车架连接板,其材料厚度达8mm,其外形只是由六段简单的直线段组成。此连接板主要是起连接整车主车架和副车架的作用。车辆在一般工况下行驶过程中,与驱动桥连接的板簧座可能是垂直桥面的上下运动。在整车重载和恶劣工况下,由于驱动桥和钢板弹簧变形,板簧座就是复杂得曲线运动了,它有向车架中心线运动的趋势。在板簧座与连接板间隙不足的情况下,板簧座与连接板磨碰,使连接板提前失效。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易于操作、可互换性强的6×4自卸车配斯太尔驱动桥的主副车架连接板。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一平板,其中,所述平板的边缘是由若干直线段首尾顺次连接组成,在平板上设有连接孔。
所述的平板是8mm厚的钢板,平板的上半部有副车架连接孔,下半部分有主车架铆钉孔、板簧支座孔和车架下支座孔。
所述若干直线段是9段直线段,分别是直线段H1、H3、L5、L3、L4、E1、L2、L1、H2。
本实用新型上部外形由三条直线段组成,最上部是水平直线H1,其余两条是与其垂直铅直线H2、H3。同时上部还有11个副车架连接孔K,便于整车上装的拆卸。
本实用新型下部外形由六条直线段组成,L1、L2线段组成的外形不仅很好的解决了后桥板簧座与连接板的磨碰问题,还节省了材料且降低了成本。L3、L4、L5线段组成的外形也很好的解决了后桥板簧座与连接板的磨碰,同时节省了材料和降低了成本。E线则限制了整个连接板的下部高度和长度,此线直接攸关的是连接板材料的多少,间接影响的是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图。
其中,1、板簧前限位支座孔,2、板簧后限位支座孔,3、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结构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平板,材料是8mm厚的钢板,其外形是9段直线段。按功能划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主要是副车架连接孔,孔的直径大小为15mm。下部主要是主车架连接孔,直径大小为12.5mm的铆钉孔和其它相关零件专用孔。
首先,如图2示,用铆钉连接方式将连接板3铆接到主车架上,图1中所示的板簧前限位座连接孔1和板簧后限位支座孔2处将板簧限位座连接。按附图1中所示的K系列孔,共11个,连接主副车架。自卸车连接板选择8mm厚的平面钢板,牢固且不易变形。在减轻自身重量的同时,使得其与主车架及副车架的接触面积成倍增大,下部的铆钉连接更加牢靠。上部的螺栓连接方便拆卸。自卸车连接板上部的11个副车架连接孔,共有上下两排,如附图1所示,交替布置。不但使整车上装更加稳固,还有效的避免了整车在行驶过程中,车厢的侧向动载集中的对连接板冲击。降低了应力集中,增加了连接板的实用寿命。
自卸车连接板下部的几何形状如附图1所示,使整个连接板结构简单,材料更节省,价格更低,从而降低了整车成本。此形状设计使的此处车架的宽度减少了高达16mm。在整车满载运行过程中,板簧座不只是上下的垂直运动,在恶劣的运行工况下,还有靠近整车中心线方向的运动。也就是说,此件的运动轨迹是高阶的曲线。为了避免板簧座件在复杂运动时和自卸车连接板干涉,将连接板的下部外形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优化设计。
本实用新型上部外形由三条直线段组成,最上部是水平直线H1,其余两条是与其垂直铅直线H2、H3。同时上部还有11个副车架连接孔K,便于整车上装的拆卸。本实用新型下部外形由六条直线段组成,L1、L2线段组成的外形不仅很好的解决了后桥板簧座与连接板的磨碰问题,还节省了材料且降低了成本。L3、L4、L5线段组成的外形也很好的解决了后桥板簧座与连接板的磨碰,同时节省了材料和降低了成本。E线则限制了整个连接板的下部高度和长度,此线直接攸关的是连接板材料的多少,间接影响的是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汽集团济南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汽集团济南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281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