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加氢装置用双壳体高压多级离心泵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28103.4 | 申请日: | 2007-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026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徐秀生;左传玺;王玉霞;左长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长志泵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1/06 | 分类号: | F04D1/06;F04D29/42;F04D29/22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巩同海 |
地址: | 255438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氢 装置 壳体 高压 多级 离心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离心泵领域,具体是一种加氢装置用双壳体高压多级离心泵。
背景技术
加氢装置用高压多级离心泵,其结构为卧式高压高温多级离心泵,广泛应用于石油产品精炼、石油化工流程、油田注水、集输工程、除磷、除焦、液态烃输送、锅炉给水以及其他化学工业等行业。特别适合于输送不含固体颗粒的高温石油产品及其他高温液体。其工作原理:在动力(如电机等)的带动下,叶轮高速旋转,首级叶轮将介质从吸入段抽吸到叶轮中去,介质在叶轮流道中受到叶片的作用被迫旋转,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高速流出叶轮,进入导叶,在导叶中介质将叶轮传递的速度能变为压力能,并通过反导叶送至下一级叶轮入口,在下一级叶轮中,也同样进行着上述的能量交换,每经过一级叶轮,介质能量就增加一次,最后高压、高速的介质通过末级导叶被输送到泵筒体吐出口排出。该型泵在企业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受泵的结构影响,当泵出现工作异常时,需要先拆装相联的各管路,并依次将泵完全拆解,才能够进行检修,费时、费力,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便于拆装检修的加氢装置用双壳体高压多级离心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即一种加氢装置用双壳体高压多级离心泵,包括泵筒体,以及泵筒体内设置在转动轴上的多级叶轮组件,本技术要点在于泵筒体与叶轮组件之间设置与泵筒体相互独立的内壳体,该内壳体由吸入段、中段、导叶及末导叶依次通过紧固螺栓固联为一个整体,内壳体与叶轮组件相互匹配,内壳体的外端部再通过固定螺栓与泵筒体、泵盖相联。
所述的叶轮组件依次同向排列。
所述的中段由2个以上的内壳体单元构成,并依次通过紧固螺栓固联为一个整体。
本实用新型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后,由于仅仅拆装泵盖及相关固联组件后,即可将内壳体以及与内壳体匹配的叶轮组件抽出,不需要如现有技术一样完全拆装泵体,因此具有结构紧凑,便于拆装检修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加氢装置用双壳体高压多级离心泵,包括泵筒体,以及泵筒体内设置在转动轴8上的多级叶轮组件6,本技术要点在于泵筒体与叶轮组件之间设置与泵筒体相互独立的内壳体,该内壳体由吸入段9、中段7、导叶4及末导叶3依次通过紧固螺栓5固联为一个整体,内壳体与叶轮组件6相互匹配,内壳体的外端部再通过固定螺栓与泵筒体2、泵盖1相联。
所述的叶轮组件6依次同向排列。
所述的中段由2个以上的内壳体单元构成,并依次通过紧固螺栓固联为一个整体。
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层壳体,与现有技术的节段式多级泵导叶、中段相配合的泵芯相比,消除了段与段之间的密封泄漏,大大提高了泵芯整体结构刚性提高了泵机组的可靠性。并且,与节段式泵相比,本实用新型可在不移动管路情况下快速抽出内壳体,以及内壳体内安装的与之一体的各组件,方便的进行维修,大大缩短了泵检修时间,方便用户,提高泵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与现有技术相同,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后,由于仅仅拆装泵盖及相关固联组件后,即可将内壳体以及与内壳体匹配的叶轮组件抽出,不需要如现有技术一样完全拆装泵体,因此具有结构紧凑,便于拆装检修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长志泵业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长志泵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281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制动器的自动操纵装置
- 下一篇:巴士空调无位置传感器直流无刷蒸发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