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火炮炮膛自动清洁器用气缸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28095.3 | 申请日: | 2007-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415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周铁民;王树声;郭学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未来自动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41A29/00 | 分类号: | F41A29/00 |
代理公司: | 烟台信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韩珺 |
地址: | 264000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火炮 炮膛 自动 清洁 器用 气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缸,尤其涉及一种火炮炮膛自动清洁器用气缸。
背景技术:
到目前为止,我国军队对火炮炮膛的清洁和保养还是采用人工的方式,耗费人力,效率较低,与部队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极不相称。目前的自动往复气缸,其换向阀及进排气管路均设于气缸外部,使气缸的外形复杂,占用空间大,在安装空间特别小的场合不能使用,不适合于火炮炮膛的清洁和保养装置,而且进排气管路连接点较多,即泄漏点较多,维护比较复杂。换向阀的使用寿命受密封形式的限制,为200万次左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取代现行的手工清洁火炮炮膛的操作方式,适用于火炮炮膛自动清洁器,阀及进排气通道内置,占用空间小,性能优异,操作方便,免维护,使用寿命长的火炮炮膛自动清洁器用气缸。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火炮炮膛自动清洁器用气缸,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缸筒7,缸筒7连接后盖8、前盖4,缸筒7设有主活塞组件6,其前端连接贮油筒2,后端连接后接杆9,主活塞组件6的内部进气通道23与进气口12相通,主活塞组件6和后接杆9之间设有环形腔24,环形腔24通过后接杆9内的排气通道25与排气口13相连,主活塞组件6内设有后端排气腔15、后端工作腔16、压力腔17、前端工作腔18、前端排气腔19及排气通道30,压力腔17与进气通道23相连,后端排气腔15、前端排气腔19均通过排气通道30与环形腔24相连,后端工作腔16与气缸后腔27相连,前端工作腔18与气缸前腔26相连,主活塞组件6内设有换向阀杆5,换向阀杆5的两端设有凸台,换向阀杆5上设有环形槽28、环形槽29,贮油筒2的前部设有注油孔21并套有滑套1,贮油筒2的前端设有喷油孔22,贮油筒2的内部设有喷油活塞3。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述的后接杆9连接节流阀10,节流阀10连接开关阀11,主活塞组件6、后接杆9、节流阀10、开关阀11内均设有相通的进气通道23。
本实用新型同已有技术相比可产生如下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火炮炮膛清洁器,实现了火炮炮膛清洁半自动化操作,其换向阀及进排气通道置于气缸内部,结构简单实用,气缸外形简洁美观,占用空间小,使气缸整体使用寿命达800万次以上,且使用中免维护,工作效率高,节省人力。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火炮炮膛自动清洁器用气缸(参见附图),为清洁器的核心部件,为清洁器提供进给动力,其外形为阶梯圆柱形。它包括后盖8,后盖8上连接缸筒7,缸筒7的前端连接前盖4,主活塞组件6设于缸筒7内部,其前端通过前盖4连接贮油筒2,后端通过后盖8与后接杆9相接,后接杆9连接节流阀10,节流阀10连接开关阀11,主活塞组件6、后接杆9、节流阀10、开关阀11内均设有相通的进气通道23,进气通道23与进气口12相连,主活塞组件6和后接杆9之间设有环形腔24,后接杆9内设有排气通道25、排气口13,环形腔24通过排气通道25与排气口13相连。主活塞组件6内设有后端排气腔15、后端工作腔16、压力腔17、前端工作腔18、前端排气腔19及排气通道30,压力腔17与进气通道23相连,后端排气腔15、前端排气腔19均通过排气通道30与环形腔24相连,后端工作腔16与气缸后腔27相连,前端工作腔18与气缸前腔26相连。主活塞组件6内设有换向阀杆5,换向阀杆5的两端设有凸台,换向阀杆5上设有环形槽28、环形槽29。贮油筒2的前部设有注油孔21并套有滑套1,贮油筒2的前端设有喷油孔22,贮油筒2的内部设有喷油活塞3。使用时,推进器14和清洁刷20是火炮炮膛自动清洁器的另外两个主要部件,它们分别固定于后盖8和贮油筒2上。
清洁器的操作及气缸的动作原理如下:首先固定好推进器14及清洁刷20,再将滑套1滑至前端,从注油口21通入压缩空气将喷油活塞3推至贮油腔底部后,往贮油筒2内注满特制的清洁油液,将滑套1滑至图示位置,后将清洁器送入炮膛,打开开关阀11,压缩空气由进气口12经开关阀11、节流阀10、后接杆9、主活塞组件6的进气通道23到达压力腔17,此时换向阀杆5位置如图所示,压力腔17、前端工作腔18均与环形槽28相通,后端排气腔15、后端工作腔16均与环形槽29相通,这样压缩空气转至前端工作腔18,进入气缸前腔26,推动主活塞组件6并带动贮油筒2、后接杆9等向后端运动,气缸后腔27的空气通过后端工作腔16转到后端排气腔15,再通过排气通道30、排气通道25由排气孔13排出。当主活塞至缸筒7的最后端时,换向阀杆5撞击后盖8而换向,此时压力腔17、后端工作腔16均与环形槽29相通,而前端工作腔18、前端排气腔19均与环形槽28相通,这样压缩空气通过压力腔17、后端工作腔16转至气缸后腔27,推动主活塞组件6并带动贮油筒2、后接杆9等向前端运动,气缸前腔26的空气通过前端工作腔18转到前端排气腔19,再通过排气通道30、排气通道25由排气孔13排出,如此不断的循环往复,这样固定于气缸后部的推进器14利用炮膛膛线的作用将气缸主活塞组件6的自动往复运动转化为清洁器整体向前的持续运动,与此同时,压缩空气通过进气通道23推动喷油活塞3,喷油孔22持续喷出清洁油液(直到所贮油液喷完为止),从而使清洁刷20完成自动清洁炮膛的工作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未来自动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烟台未来自动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280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排爆防护车
- 下一篇:一种简化空气管路的制动机机车制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