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功能锻炼学步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27802.7 | 申请日: | 2007-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166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慧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慧洁 |
主分类号: | A61H3/00 | 分类号: | A61H3/00;A63B2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003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患者 髋关节 置换 术后 下肢 功能 锻炼 学步 | ||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医疗器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功能锻炼学步器。
背景技术: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功能极差,不能步行走路,需要进行下肢功能锻炼。现有技术中,患者下肢功能锻炼,通常都是在床上主动或被动的进行。这样很容易发生骶尾部褥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肌肉无力,致使下肢功能恢复时间延长。下床后,即便是在拄拐杖的情况下,也还需要有人扶助。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弊端,解决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尽快下床进行下肢功能锻炼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功能锻炼学步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学步器有一立体框架,该立体框架的高度与手臂半垂状态下,手臂到地面的距离相应,宽度略大于肩宽;上部纵梁两端内侧设有挂鼻,上部横梁的两端设有挂钩,二者以挂置方式连接。使用时,先将本实用新型一端的上部横梁取下,患者双手分别抓持两纵梁进入其间后,再将取下的横梁挂上;待移动至本实用新型的中间以后,患者便可向前移动一步,随之提起本实用新型学步器向前挪动一步的距离,然后再向前移动一步,再提起本实用新型学步器向前挪动一步的距离,以此往复,患者即可得以下肢功能的锻炼。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稳定性好。通常情况下,患者术后第一天便可下床使用本实用新型学步器进行下肢功能的锻炼,有利于下肢功能的尽快恢复,以致正常行走,且无需令人扶助。
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附图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根据图1、图2、图3所示,该学步器有一立体框架1,该立体框架1的高度与手臂半垂状态下,手臂到地面的距离相应,宽度略大于肩宽;上部纵梁2两端内侧设有挂鼻5,上部横梁3的两端设有挂钩4,二者以挂置方式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慧洁,未经李慧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278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肢体充气加压按摩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大容量高效制浆搅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