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引颗粒杀虫剂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27136.7 | 申请日: | 2007-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289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发明(设计)人: | 李林英;杜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林英 |
主分类号: | A01N25/08 | 分类号: | A01N25/08;A01N25/12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姜明 |
地址: | 274000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颗粒 杀虫剂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杀虫产品,具体地说是一种消灭土壤害虫的光引颗粒杀虫剂。
(二)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消灭地下害虫的农药颗粒剂大部分利用沟施和穴施技术,在某些情况下,如作物种植过密等,会使沟施或穴施操作难以进行,增加了劳动者的劳动强度。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制造成本低,杀虫效果好且能大大降低使用者的劳动强度的光引颗粒杀虫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光引颗粒杀虫剂,包括用吸附载体、粘合剂和注入到吸附载体内的杀虫农药利用挤压或喷射造粒工艺制成的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颗粒剂,颗粒剂的表面上喷涂有发光材料。
上述光引颗粒杀虫剂,其颗粒剂的几何形状为圆柱形、圆球形或不规则的几何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光引颗粒杀虫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该杀虫剂即可进行沟施和穴施,也可以直接撒在地面上,即使在没有太阳光激发光源的情况下,加入化学诱导剂的也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2)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杀虫效果好,且能大大降低使用者的劳动强度等特点。
(四)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2、3对本实用新型的光引颗粒杀虫剂作以下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的光引颗粒杀虫剂,包括呈圆柱形结构的颗粒剂1,在颗粒剂1的表面上喷涂有发光材料2。其制作工艺是先将10份的辛硫磷农药注入到80份的凹凸棒石内,再加入粘合剂羧甲基纤维素钠后挤压制成圆柱形的颗粒剂1,并在颗粒剂1的表面上喷涂有发光材料2。
实施例2:
如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光引颗粒杀虫剂,包括呈圆球形结构的颗粒剂1,在颗粒剂1的表面上喷涂有发光材料2。其制作工艺是先将5份的辛硫磷农药和3份的毒死蜱农药注入到60份的凹凸棒石和20份的硅藻土内,再加入粘合剂白粘土后挤压制成圆球形的颗粒剂1,并在颗粒剂1的表面上喷涂有发光材料2。
实施例3:
如附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光引颗粒杀虫剂,包括呈不规则几何形状的颗粒剂1,在颗粒剂1的表面上喷涂有发光材料2。是先将3份的辛硫磷农药、3份的毒死蜱农药和2份的阿维菌素的农药注入到60份的凹凸棒石、20份的硅藻土和30份的滑石粉内,再加入粘合剂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白粘土后挤压制成不规则几何形状的颗粒剂1,并在颗粒剂1的表面上喷涂有发光材料2。
本实用新型的光引颗粒杀虫剂其加工制作简单方便,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加工制作即可。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林英,未经李林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271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进型一次性吸氧湿化瓶管芯
- 下一篇:节能燃气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