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浮箱密封舱的船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27092.8 | 申请日: | 2007-08-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238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30 |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建 | 
| 主分类号: | B63B43/12 | 分类号: | B63B43/12 |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杰民 | 
| 地址: | 233000安徽省蚌***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密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水上交通工具——船,具体的说是一种带有浮箱密封舱的船。
背景技术
船是人们广泛使用的水上交通运输工具。现有的船都是由船头、船尾、船舱组成。但是由于多种原因,例如风浪大以及操作不当等,往往会造成翻船事故,以致人员、货物落水,甚至出现人员伤亡事故。为了乘船人员的安全,人们在大船上设有救生艇。但是,由于风浪大、操作不当等原因,也会造成船翻人亡的事故发生,使救生艇不能真正起到救生作用。特别是公园的游船,由于乘船者操作技术不一,往往会造成翻船伤亡事故。由于翻船带来人员伤亡是一个长期无法解决的技术难题。因此发明一种即使翻船也不会造成人员伤亡的新型船只,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技术任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浮箱密封舱的船,这种船即使发生翻船事故,也不会造成人员伤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带有浮箱密封舱的船,由船头(1)、船尾(8)、船舱(6)组成,在船舱(6)的前部有浮箱密封舱(2),浮箱密封舱(2)的四周有扶手(4)。
浮箱密封舱(2)的上部设有安全栏杆(3)。
在船舷上有护栏(5)。
带有浮箱密封舱的船可以用木材、钢材、塑料、玻璃钢等材料制作。船体和密封舱根据选用的不同材料,可以一次性整体制作,也可以焊接、组装而成。浮箱密封舱(2)设在船舱(6)的前部,浮箱密封舱(2)内充满空气。当翻船时,由于密封舱浮箱的浮力,使得船头(1)向上。密封舱(2)的四周有扶手(4)。正常行驶时,乘船者手扶浮箱密封舱(2)上部的安全栏杆(3),以保证身体的稳定。翻船时由于密封舱浮箱的浮力,使得船头(1)向上,可以保证乘船者浮在水面上;落水者可以抓住浮箱密封舱(2)四周的扶手(4)以保证安全浮在水面。
在浮箱密封舱(2)的上部,周边设有安全栏杆(3),正常行驶时,浮箱密封舱(2)的上部可以坐人,也可以载货,使其成为安全甲板。翻船时,落水者可以抓住密封舱的安全栏杆(3),保证身体浮起。
带有浮箱密封舱的船两侧的船弦上部有护栏(5),以方便乘船者乘坐稳定安全。对于船上所载的货物,可以用绳将货物与船任一处的扶手(4)、栏杆(3)、护栏(5)相连,以保证翻船时,货物不会沉入水底。船底(7)是整个船体的一部分,可以用木材、钢材、塑料、玻璃钢等材料制作。
带有浮箱密封舱的船适用于小型载人载货船只,尤其适用于做为救生艇、冲锋舟、公园游船、渡船等使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安全。能够保证船只正常行驶和翻船时乘船者的人身安全、货物安全。2.生产工艺简单,造价便宜。3.应用广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公园游船,长2.5米,宽1.0米,塑料整体制作。浮箱密封舱(2)设在船的前部,体积0.8立方米。浮箱密封舱(2)的上部四周设有安全栏杆(3),浮箱密封舱(2)的四周设有扶手(4),两侧的船弦上部有护栏(5)。安全栏杆(3)、扶手(4)和护栏(5)均和密封舱(2)及船弦、船底(7)等一次成型制造。船舱(6)内有座椅,可乘坐两人,脚踏船桨使船前进。翻船时,乘船者抓住扶手(4),可安全飘浮在水面。
实施例二:
救生艇长5米,宽2米,船舱(6)靠近船头(1)的部位设有浮箱密封舱(2),体积2.0立方米,内燃机设于船尾(8)处。救生艇舱内载10人,翻船时,10人围绕浮箱密封舱(2)四周,抓住扶手(4),可安全飘浮水面。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建,未经王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270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