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药肚兜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26921.0 | 申请日: | 2007-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180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梁进;孙方慧;李瑞芹;陆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进 |
主分类号: | A61M37/00 | 分类号: | A61M37/00;A61K36/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600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药 肚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药保健治疗用品。
背景技术
肚兜是传统的儿童日用品,其主要作用是防止小腹受凉而引起肚疼、腹泻,功能单一,目前还没有具备治疗保健作用的肚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肚兜功能单一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治疗保健作用的中药肚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是包括一个软质肚兜,其特征是,在软质肚兜内侧固定有中药袋,所述的中药袋是一个直径为15厘米左右的扁状布袋,扁状布袋的一面为塑料防干纸、另一面为棉布,在扁状布袋中装有由吴茱萸、陈皮、干姜、枳实、莱菔子、山楂、木香、五倍子、艾叶、元胡、山药组成的中药组合物药粉。
上述药物粉细度为200目,平摊入布袋中,每袋用药量15克,然后再将药袋固定在软质肚兜上面,固定的时候一定使塑料防干纸一面与布袋接触。这样带上肚兜的时候,防止向外渗透,迫使药力向肚脐内渗透。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将中药布袋和传统的肚兜结合在一起,使中药布袋能长时向附着在小腹上,药物可通过腹上的神阙穴,关元穴等穴位,通过皮肤的粘膜吸收进入体内,通过穴位补虚泻实,调节人体阴阳,调理血脉,通达气机,培补人体正气。尤其对小儿可很快达到消食导滞,健脾和胃,行气消积的作用。从而可改善小儿厌食、消化不良、腹泻、腹痛、食积等。具有疗效快,安全可靠,使用方便,便于儿童接受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中:1-棉布肚兜,2-中药袋。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个软质肚兜1,在软质肚兜1内侧贴近肚脐的位置固定有中药袋2,所述的中药袋是一个直径为15厘米左右的扁状布袋,扁状布袋的一面为塑料防干纸、另一面为棉布,在扁状布袋中装有由吴茱萸5-10g、陈皮3-5g、干姜3-5g、枳实3-5g、莱菔子3-5g、山楂5-10g、木香5-10g、五倍子5-10g、艾叶5-10g、元胡5-10g、山药5-10g组成的中药组合物药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进,未经梁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269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