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腰椎康复支架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26640.5 | 申请日: | 2007-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571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德峰;魏春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德峰 |
主分类号: | A61F5/048 | 分类号: | A61F5/048;A63B23/02 |
代理公司: | 济宁众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效宁 |
地址: | 272051山东省济宁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腰椎 康复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腰椎康复支架,用于预防、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症。
背景技术:
中老年人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腰椎间盘脱出症,目前该症并无特效的治疗和康复手段,且易复发。目前治疗和康复腰椎间盘脱出症的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是将人体悬挂在空中,利用下半身的体重拉伸腰椎,然而只用手悬挂身体时,因一般人手臂的力量有限,坚持锻炼的时间太短,治疗和康复的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腰椎康复支架,使人能综合利用人体最有力量的腋下和手臂而使人体悬空,使人能稳定、长时间地进行空中悬挂锻炼。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该腰椎康复支架由两个同规格的支架组成,每个支架由相对距离可调的上支架和下支架构成,上支架顶部固定腋支撑体,上支架中部设置位置可上下调节的手柄。使用时,两个支架分处于锻炼人的身体两侧,下支架下端接触地面,上支架腋支撑体支撑在人体腋窝下,锻炼人的双手分别握住两支架的手柄,腿部稍微弯曲便可以使身体悬空,进行拉伸腰椎的锻炼。
上支架的下部有上支架导向套,下支架的上部有下支架导向套,上支架导向套和下支架导向套的内孔中插有支撑件,支撑件沿长度上布有若干径向通孔,上支架导向套和下支架导向套各有一个径向通孔;上支架导向套径向通孔中插入上支架定位螺栓,上支架定位螺栓穿过支撑件上部分其中的一个径向通孔;下支架导向套径向通孔中插入下支架定位螺栓,下支架定位螺栓穿过支撑件下部分其中的一个径向通孔。插拔支撑件使其处于上支架导向套和下支架导向套的深度不同而通过不同的径向通孔固定,来改变上支架和下支架之间的距离,使支架适应不同身高的人使用。
下支架两地脚下端通过螺纹连接支撑螺栓,支撑螺栓上旋有锁紧螺母。通过支撑螺栓可微调支架的平衡,使人悬挂在一副支架上时,无前后滑动的感觉。
手柄的长度稍大于两上支架直臂内侧的宽度,上支架直臂的内侧有高低位置不同的手柄定位孔,手柄两端插在两上支架直臂同高度的定位孔内,手柄两端靠近上支架直臂内侧处通过定位螺钉固定手柄定位环。调整手柄的上下位置时,可松开一个手柄定位螺钉而将手柄取下,插入到上支架直臂内侧合适位置的手柄定位孔,然后再用定位螺钉固定,使手柄的高低位置可随人的手臂的长短不同进行调整。
本腰椎康复支架,使人能综合利用人体最有力量的腋下和手臂而使人体悬空,使人能稳定、长时间地进行空中悬挂锻炼,更方便人们利用饭后茶余的多段时间进行康复锻炼,是预防和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症的较理想的工具。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腰椎康复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该腰椎康复支架由两个同规格如图所示的支架组成,每个支架由相对距离可调的上支架和下支架连接构成。上支架是在上支架横梁2的两端固定上支架直臂3的上端,上支架直臂3下端固定上支架斜臂8,上支架斜臂8下端连接处固定上支架导向套9,上支架直臂3下部之间固定上支架稳固横梁7,上支架横梁2的顶部用固定螺栓18固定腋支撑体1,腋支撑体1外包一层如海绵的软材料和皮套,上支架中部设置位置可上下调节的手柄5,手柄5的长度稍大于两上支架直臂3内侧的宽度,上支架直臂3的内侧有高低位置不同的手柄定位孔,手柄5两端插在两上支架直臂3同高度的定位孔内,手柄5两端靠近上支架直臂3内侧处通过定位螺钉4固定手柄定位环6,通过手柄定位环6挡在上支架直臂3内侧使手柄5轴向定位。下支架由下支架斜臂17和下支架稳固横梁16构成三角体,下支架的上部固定下支架导向套13,上支架导向套9和下支架导向套13的内孔中插有支撑件11,支撑件11沿长度上布有若干径向通孔,上支架导向套9和下支架导向套13各有一个径向通孔;上支架导向套9径向通孔中插入上支架定位螺栓10,上支架定位螺栓10穿过支撑件11上部分其中的一个径向通孔而使支撑件11相对上支架导向套9定位;下支架导向套13径向通孔中插入下支架定位螺栓12,下支架定位螺栓12穿过支撑件11下部分其中的一个径向通孔。下支架两地脚下端通过螺纹连接支撑螺栓14,支撑螺栓14上旋有锁紧螺母15,当支撑螺栓14调整后位置后,旋紧锁紧螺母15顶靠在下支架地脚下端面,防止支撑螺栓14松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德峰,未经王德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266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