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造迷宫式滴灌带的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26581.1 | 申请日: | 2007-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640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建国 |
主分类号: | B29C69/02 | 分类号: | B29C69/02;B29C47/22;B29C47/56;B29C47/86;B29C47/88;B29C43/44;A01G25/02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宋永丽 |
地址: | 271100山东省莱芜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造 迷宫 滴灌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用滴灌带,是一种制造迷宫式滴灌带的设备。
背景技术
自从引进滴灌带作为农作物节水灌溉的唯一产品被广泛使用以来,本领域对滴灌带的制作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设备,这种设备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滚压机,另一类是成型机。由于滚压机在制作过程中需要较多的生产工序,并且产品质量相对较低,所以本领域大多数采用成型机。而目前采用制造滴灌带设备制作的滴灌带一般均是单层滴灌带,特别是使用量最大的迷宫式滴灌带,全部是单层结构。由于这种单层结构的滴灌带在使用中经常发生爆带现象,当农作物无人看管或看管不及时,易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给使用者带来诸多不便,为此,本领域试图通过更换材料,以达到防止爆带现象的发生,然而,由于材料的成本昂贵,使滴灌带产品售价大幅增加,使用者需要较大的投资,特别是对经济承担能力较低的使用者来说无法接受这种产品,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不便。因此市场上急需一种多层结构的迷宫式滴灌带,以防止爆带现象的发生。而目前已有的各种设备均无法制造多层滴灌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迷宫式滴灌带的设备,该设备可以制造多层迷宫式滴灌带,使它具有制造的产品质量高不出现爆带并且质量稳定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制造迷宫式滴灌带的设备,包括挤出机,挤出机至少是两台,第一挤出机和第二挤出机上分别安装料斗,第二挤出机上安装双料共挤模头,双料共挤模头有模芯,模芯外周安装调整环,模芯与调整环之间设有间隙,调整环一侧与共挤模头体连接,共挤模头体内安装外螺旋体,外螺旋体内安装内螺旋体,内螺旋体外周上开设第一螺旋槽,外螺旋体外周上开设第二螺旋槽,内螺旋体上开设原料通道,内螺旋体一端安装第二连接管,共挤模头体上安装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与第一挤出机连接,第二连接管与第二挤出机连接,第二挤出机一侧设置牵引架,牵引架上安装支架,支架上安装成型轮和成型滚压轮,支架与冷却箱连接,牵引架上安装牵引装置,牵引架靠近第二挤出机一侧依次安装真空泵、水泵、冷却水箱、冷却风机及牵引电机,牵引电机通过传动件与牵引装置连接,真空泵通过管道与成型轮和冷却水箱连接,水泵通过管道与成型轮、冷却水箱及成型滚压轮连接。共挤模头上安装风环,风环通过管道与风环电机连接。冷却水箱内安装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调整环上安装第一热电偶,共挤模头体上安装第二热电偶。模芯上开设第一通气孔,内螺旋体上开设第二通气孔,第二通气孔的一端与第一通气孔连通,第二通气孔的另一端位于内螺旋体的一侧,第二通气孔的进气端和出气端之间在水平方向设有倾斜角度。内螺旋体外周一端开设储料槽,内螺旋体外周上开设的第一螺旋槽的深度由左至右逐渐变浅。内螺旋体外周上开设的第一螺旋槽的深度小于外螺旋体外周上开设的第二螺旋槽的深度。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设备能够制造具有多层壁的迷宫式滴灌带,彻底解决了长期以来迷宫式滴灌带易发生爆带的现象,使滴灌带产品有较好的产品质量,在保证了滴灌带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成本大幅降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设备还具有使用方便及便于维修的优点,在连续生产时产品质量稳定,无塑化不匀现象。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附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附图1中的右视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附图1中共挤模头4的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附图1中成型轮10的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6是附图5中成型轮表面展开示意图;附图7是附图5中成型轮的后视结构示意图;附图8是附图6中I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照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设备,是一种用于制造多层迷宫式滴灌带的专用设备,它的结构是:包括挤出机,挤出机至少是两台,第一挤出机2和第二挤出机31上分别安装料斗,第二挤出机31上安装双料共挤模头4,双料共挤模头4有模芯35,模芯35外周安装调整环34,模芯35与调整环34之间设有间隙,该间隙的大小根据需要调整。调整环34一侧与共挤模头体38连接,共挤模头体38内安装外螺旋体37,外螺旋体37内安装内螺旋体36,内螺旋体36外周上开设第一螺旋槽41,外螺旋体37外周上开设第二螺旋槽39,内螺旋体36上开设原料通道42,第一螺旋槽41和第二螺旋槽39是原料流道,内螺旋体36与模芯35之间设置空腔,外螺旋体37与共挤模头体38之间设置空腔。两螺旋体36一端安装第二连接管3,共挤模头体38上安装第一连接管40,第一连接管40与第一挤出机2连接,第二连接管3与第二挤出机31连接。第二挤出机31一侧设置牵引架22,牵引架22上安装支架12,支架12上安装成型轮10和成型滚压轮9,对共挤模头4挤出的半成品进行定型处理,支架12与冷却箱13连接,牵引架22上安装牵引装置14,将半成品筒状坯料7通过牵引装置牵引行走。牵引架22靠近第二挤出机31一侧依次安装真空泵28、水泵27、冷却水箱25、冷却风机24及牵引电机23,牵引电机23通过传动件15与牵引装置14连接,传动件15可以是链条,也可以是皮带等。所述的真空泵28通过管道与成型轮10和冷却水箱25连接,水泵27通过管道与成型轮10、冷却水箱25及成型滚压轮9连接。共挤模头4上安装风环6,用于对筒状坯料7进行初冷,风环6通过管道与风环电机30连接。所述的冷却水箱25内安装第一导轮26和第二导轮49,便于筒状坯料7行走方便。为了随时掌握共挤模头4的温度可在调整环34上安装第一热电偶46,共挤模头体38上安装第二热电偶4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模芯35上开设第一通气孔48,内螺旋体36上开设第二通气孔43,第二通气孔43的一端与第一通气孔48连通,第二通气孔43的另一端位于内螺旋体36的一侧,第二通气孔43的进气端和出气端之间在水平方向设有倾斜角度,这种结构便于增加原料的流动性。本实用新型为了进一步保证原料塑化均匀,提高产品质量,在内螺旋体36外周一端开设储料槽47,内螺旋体36外周上开设的第一螺旋槽41的深度由左至右逐渐变浅。内螺旋体36外周上开设的第一螺旋槽41的深度小于外螺旋体37外周上开设的第二螺旋槽39的深度。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设备左侧需要安装卷取机架21,为了便于使滴灌带产品成卷,卷取机架21上安装卷取排线器17,卷取电机2卷取轴19,卷取电机20通过链条18与卷取轴19及卷取排线器17连接,将滴灌产品卷取成卷。本实用新型所述成型轮10周向表面上分布迷宫式凹槽57,迷宫式凹槽57中有真空缝58,真空缝58与成型轮内部的真空腔56相通,用于提供真空负压力对筒状胚料的一侧进行定型工艺,在成型轮10一侧安装有成型滚压轮9,用以热合形成迷宫流道,在成型轮10内部的另一侧有水冷腔59,水冷腔59通过管路与冷却水箱25和水泵27相连,压轮9通过管道与水泵27、冷却水箱25相连,用来调节长时间工作时成型轮10和成型滚压轮9的温度。在成型轮10一侧安装有冷却箱13,冷却箱13与冷却风机24和水泵27通过管道连接,对成型胚料进行初步冷却,冷却水箱25位于冷却箱13下面,对成型胚料进行再次冷却。图1中8是测经仪,用于随时对筒状坯料的直径进行检测,并加以控制。图中1是电机,5是料斗,11是成型轮电机,16是滴灌带,29是皮带,32是料斗,33是皮带。本实用新型的设备可以制造多层滴灌带,当制造二层以上时,可采用三台或四台挤出机,同时将所述共挤模头4中的螺旋体增加至三层或四层即可。本实用新型未详述内容均为公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建国,未经李建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265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木制跳棋
- 下一篇:一种可拆卸可度量的防堵加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