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压力锅溢流槽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26300.2 | 申请日: | 2007-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546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16 |
发明(设计)人: | 朱泽春;陈恭;王伟锋;徐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8 | 分类号: | A47J27/08;A47J27/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18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锅 溢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具电压力锅,具体地说是一种电压力锅溢流槽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售电压力锅分为锅盖和锅体,锅盖上有盖牙和密封圈,锅体分为内锅、保温罩和锅外罩,保温罩上端设置有保温罩锅牙,在保温罩锅牙下方有一个中环固定装在保温罩上,中环上设置有溢流槽和锅柄,溢流槽的溢流口下,在锅外罩外,有一个接水盒挂接在中环上。该溢流结构,在电压力锅使用一段时间后,其溢流槽内往往积聚一些油污、杂物,由于受到保温罩锅牙的限制,中环溢流槽偏窄且深,一般物品难以深入作较好的除污,污物难以去除,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为解决溢流槽不易清洗的问题,提供一种电压力锅溢流槽结构,采用这种结构,溢流槽易清洗。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压力锅溢流槽结构,包括中环和接水盒,其特征在于所说中环由溢流中环和中环底座组成,中环底座固定装置在保温罩上,溢流中环旋装在中环底座上,溢流中环下部设置有溢流槽,溢流中环底部溢流槽外侧壁上开有一个溢流口,接水盒位于溢流口下。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溢流中环旋装在中环底座上,可以是在锅外罩与保温罩之间,有一个弹簧固定座旋装固定在中环底座上,在弹簧固定座内设置有弹簧,弹簧顶部的钢珠部分探出中环底座上表面,在溢流中环的溢流槽底部外表面设置有一个与钢珠探出部相配合的凹位。
考虑到电压力锅带盖牙的锅盖为旋转扣装在带锅牙的保温罩上,最好在溢流中环上设有锅盖锁定旋转缺口。
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出发点是将现有中环分为两部分,由溢流中环和中环底座构成,中环底座固定在保温罩上,溢流中环装置在中环底座上,但溢流中环可以方便地从中环底座上拆卸。将溢流中环拆下后,便可以方便地用清洁器具对其内表面及溢流槽进行清洗,实现本实用新型发明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压力锅溢流槽结构的一种实施例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本实用新型电压力锅溢流槽结构的一种实施例A-A处局部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中所标各零部件的名称:1、溢流中环;11、溢流槽;12、锅盖锁定旋转缺口;2、中环底座;3、保温罩;31、保温罩锅牙;4、接水盒;5、钢珠;6、弹簧;7、弹簧固定座;8、锅外罩;9、锅柄;10、卡勾。
具体实施方式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压力锅溢流槽结构的实施例,如附图1~3所示,
本实用新型电压力锅溢流槽结构,包括中环和接水盒,所说中环由溢流中环1和中环底座2组成,中环底座2固定装置在保温罩3上,溢流中环1旋装在中环底座2上,溢流中环1顶部设有锅盖锁定旋转缺口12,溢流中环1下部设置有溢流槽11,溢流中环1底部溢流槽外侧壁上开有一个溢流口,接水盒4位于溢流口下,挂接在中环底座2上,锅柄9设置在中环底座2上。溢流中环1旋装在中环底座2上,可以是在锅外罩8与保温罩3之间,有一个弹簧固定座7旋装固定在中环底座2上,在弹簧固定座7内设置有弹簧6,弹簧6顶部的钢珠5部分探出中环底座2上表面,在溢流中环1的溢流槽11底部外表面设置有一个与钢珠5探出部相配合的凹位。溢流中环1上的卡勾10插入环底座2上的卡槽,旋转溢流中环1,钢珠5探出部卡入溢流槽11底部外表面的凹位,溢流中环1被固定在中环底座2,溢流口与接水盒4上口相衔接,接水盒4接溢流物;反方向旋转溢流中环1,克服弹簧6对钢珠5的推力,溢流槽11底部外表面的凹位与钢珠5脱离,溢流中环1从中环底座2上卸下,方便对溢流中环1内表面及溢流槽进行清洗。
溢流中环1旋装在中环底座2上,还可以采用扣合式结构,如在溢流中环1下部设置卡勾10,在中环底座2上相应设置卡槽,卡勾插入卡槽后旋转溢流中环1,即可将溢流中环1固定设置在中环底座2上;反方向旋转溢流中环1,又可将溢流中环1从中环底座2上卸下。此类旋装固定方式为常见现有技术,故不另附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九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263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切伤手套
- 下一篇:正脊坐垫和安装该正脊坐垫的正脊坐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