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26148.8 | 申请日: | 200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599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16 |
发明(设计)人: | 黄盛珠;朱琳;聂江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盛珠 |
主分类号: | B01D53/83 | 分类号: | B01D53/83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于涛 |
地址: | 2642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流化床 烟气 脱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废气净化环保及化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以钙基脱硫剂为床料的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循环流化床半干法烟气脱硫方法,大都是利用消化后的石灰(浆)作为吸收剂,在流化床反应塔内通过强烈的气、液、固三相作用脱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及其它有害物质。传统的做法是喷浆技术,其缺点是采用的石灰浆系统,不仅工艺系统和设备复杂,占地面积大,而且灰浆输送管路容易结垢和堵塞,降低了系统的可用性,同时增加了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维修费用。为了克服这个缺点,中国发明专利(专利申请号:00128285.9)“一种循环悬浮床干法烟气脱硫工艺及其系统”和中国发明专利(专利申请号:03141860.0)“物料循环活化烟气脱硫的方法和装置”将静电除尘器(布袋除尘器)分离下的脱硫灰与新鲜的消石灰混合,喷水活化成一定含水率的床料回送至塔内。该技术对简化工艺系统,提高系统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方面,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但在火力发电厂锅炉烟气脱硫技术改造工程中,常受到可使用空间狭小、停炉改造时间不宜过长、粉尘排放达标等限制和要求,以上两发明专利技术在应用上具有较大障碍,原因有:(1)石灰消化须就近布置,可能受空间限制;(2)静电除尘器(布袋除尘器)的灰斗口标高通常较低,难以直接以空气斜槽或螺旋输送机回送至塔内,若进行改造,则工程量大,停炉时间长;(3)把静电除尘器(布袋除尘器)用作外分离装置,因比造成的静电除尘器(布袋除尘器)入口含尘浓度大,较难实现粉尘达标排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装置。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如下措施达到:
一种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装置,主要包括石灰制备与供应系统、烟气进口结构循环流化床脱硫反应塔、一级除尘器、二级除尘器、回料分配槽和循环灰增湿活化器,其中,石灰制备与供应系统包括主粉仓和消化器,烟气进口结构、循环流化床脱硫反应塔、一级除尘器、二级除尘器首尾相接,石灰制备与供应系统接循环流化床脱硫反应塔下部文丘里流化喉管,回料分配槽上游接一级除尘器灰斗,下游接排料管和循环灰增湿活化器,增湿活化后的循环灰进入循环流化床脱硫反应塔下部文丘里管出口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级除尘器可以是高效低阻的下排气旋风分离器,也可以是百叶窗式分离器,分离效率要求达到90-98%。
本实用新型二级除尘器可以是静电除尘器或布袋除尘器,其分离下的脱硫灰回送至反应塔内,也可以不回送。
本实用新型的烟气从文丘里管流化的脱硫反应塔底部进入,在塔内与流态化的脱硫剂和循环灰接触并发生反应,脱硫副产物与烟气一起进入与脱硫反应塔连接的除尘器中,该除尘器分离下的大部分循环灰经增湿活化器送至塔内,其余的脱硫灰送往灰仓,经该除尘器后的烟气可进入二级除尘器后排放,也可以直接由烟囱排放。
本实用新型中脱硫反应塔为采用文丘里管流化的竖直塔体,塔内的床料主要是消石灰粉,其它成分包括飞灰、杂质和水分等。较高的颗粒浓度可增强气固间的传热和传质。水分主要是通过对循环灰进行增湿活化而加入的,因此塔内的水分绝大部分以床料表面的水膜形式存在,而不是以雾滴的形式存在,因此可保证脱硫反应以离子的方式发生。反应过的床料被带出脱硫反应塔的顶部,并在与脱硫反应塔上部相连的一级除尘器中分离下来。这部分脱硫灰中仍含有一定量的未反应脱硫剂,因此,大部分将回送至塔内,以增大脱硫效率和脱硫剂的利用率。烟气中残余的脱硫灰可通过下游的静电除尘器或布袋除尘器分离下来。
本实用新型与其它半干法工艺比较,其优点在于:
1通过高效低阻的一级除尘器将脱硫灰循环使用,脱硫反应塔中的颗粒浓度很高。由于水分是以循环灰颗粒表面的水膜进入塔内的,脱硫反应塔内的床料在脱硫反应过程中迅速干燥,可以有效避免喷石灰浆引起的粘壁和结垢问题。
2水膜的存在可使脱硫反应以快速的离子反应进行,可保证水分在1-2秒内蒸干前完成二氧化硫的湿法脱除,其脱硫效率高于将喷石灰粉和喷水独立进行的半干法脱硫系统。
3高效的机械式分离器使脱硫剂颗粒进行上百次的循环,脱硫剂与烟气的接触时间可达30分钟以上,大大提高了脱硫剂的利用率。
4系统结构简单,布置紧凑,造价低廉,运行和维护费用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盛珠,未经黄盛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261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型车位锁的中锁板
- 下一篇:一种防烫饮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