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道路交通参数检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26081.8 | 申请日: | 200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852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2 |
发明(设计)人: | 邢建平;武华;孟令国;李伟业;邱雪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卓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汝银 |
地址: | 250013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道路交通 参数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道路交通参数采集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利用GPS终端采集道路交通参数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能够进行交通参数采集的主要方法有:基于感应线圈的方法、使用车辆电子标签的方法和较为传统的基于视频检测、红外检测和微波检测的方法等。但这些方法大多需要投入大量的硬件设施,更重要的是覆盖范围受到一定限制,且无法实现交通参数的实时采集。
随着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应用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车辆安装了GPS定位系统。这些车辆则成为可以收集道路交通参数的探测车辆。利用GPS采集道路交通参数具有精度高、实时性好、全天候、不受天气影响和安装简单、易于维护的优点。因此利用GPS采集道路交通参数现在被广泛的应用。
但是现在利用GPS采集道路交通参数的方法,都是按照以下步骤:首先得到整条道路所有车辆的GPS定位信息,然后提取车辆位置、速度、时间、方向等信息,最后进行简单的平均计算,获得道路车辆的平均速度、道路交通流量等信息。但是这种方法存在以下缺点:
1.不能排除道路交通路口的影响。当车辆行驶到红绿灯路口时,采集到GPS信息是无效的,此时的数据不能反映道路的交通状况,应该去除。
2.不能排除进出站的影响。当GPS车辆进出车站的时候,或者在车站候客的时候,此时采集的数据不能反映道路的交通状况,应该去除。
3.不能排除公交车站牌停靠及出租车停靠点的影响。当公交车进出站牌的时候,以及出租车在停靠点的时候,采集的数据是无效的,应该去除。
这些缺点,是现存利用GPS采集道路交通参数方法固有的缺点,采用这些方法,降低了道路交通参数采集的准确度,不能完全准确的反映道路的实际交通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基于位置的虚拟线圈道路交通参数检测装置,该装置能够有效避免现存方法的缺点,提高道路交通参数采集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道路交通参数检测装置,包括由GPS车辆监控终端GMT和监控中心MC组成的车辆实时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与车辆实时监控系统相连的还设有一GIS电子地图,GIS电子地图中存储有实际道路信息,在GIS电子地图上需要检测的区域设有电子围栏,电子围栏上设有计数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电子围栏根据实际需要可任意安装,不受空间限制;数据实时采集,范围广精确高;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自动传输、自动处理、自动显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系统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虚拟线圈设置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单行道道路虚拟线圈设置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双行道道路虚拟线圈设置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虚拟线圈路网设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基于GPRS通信方式的车辆实时监控系统主要由GPS车辆监控终端(GMT)和监控中心(MC)组成。监控中心通过GSM/GPRS接收到来自监控终端的包含车辆经度、纬度、速度、方向等信息的数据,进行适当的转化和处理后,将车辆位置及其轨迹在电子地图上显示出来,从而达到实时监控的目的。GPS车辆监控终端(GMT)和监控中心(MC)组成单元在本技术领域为比较成熟的现有技术。
GPS虚拟线圈是基于监控中心的监控软件设置与接收到的GPS探测车辆信息对比,经分析和计算得出道路交通量、车辆平均速度等信息。原理图如图2所示。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设置虚拟线圈
一台连接监控中心数据库的计算机作为虚拟线圈检测的硬件。GIS是集信息管理和处理于一体的先进的系统,它可以方便的存储道路信息,并且能与其它软件进行很好的结合。因此,我们可以把道路长度、经度、纬度等信息存储在GIS电子地图中。在GIS电子地图上,对某条检测道路设置两个电子围栏CA、CB(如图2)。则CA、CB对应于实际道路上的A、B两个检测区域,我们称CA、CB为虚拟线圈,其范围可用下面两个椭圆方程式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卓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济南卓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260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央空调节能自动清洗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发动机加强型进气歧管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