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听诊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25891.1 | 申请日: | 2007-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331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发明(设计)人: | 邵迴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迴龙 |
主分类号: | A61B7/02 | 分类号: | A61B7/02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德平 |
地址: | 250031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听诊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听诊器。
背景技术
医生用听诊器为患者检查身体时,常需同时看表计时,而现有的听诊器均无计时装置,医生在诊断过程中,需一边操作听诊器,一边看手表或钟表计时,如此计时,会使医生精力无法完全集中,将直接影响诊断结果的准确性,造成较大的诊断误差,从而使医生无法对患者采取准确而有效的治疗措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听诊器,它能够使医生在操作听诊的同时,由听诊器上直接获得时间信息,可使医生能够得出更准确地诊断结果,从而达到缩小诊断误差、提高诊断精度的目的,使医生可针对患者的病情,采用相应的治疗措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多功能听诊器包括听诊头,听诊头与第三软管的一端连接,第三软管的另一端与三叉接头的下端连接,三叉接头的左上端与第二软管的一端连接,第二软管的另一端与第一金属管的一端连接,第一金属管的另一端与第一耳塞连接,三叉接头的右上端与第一软管的一端连接,第一软管的另一端与第二金属管连接,第二金属管与第二耳塞连接,第一金属管与第二金属管间安装弹簧片,听诊头的一面安装叩击硬橡胶,听诊头的另一面安装表。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听诊头里安装探头,探头与传输线的一端连接,传输线的另一端与计数器连接,计数器与三叉接头连接。计数器上安装显示屏。计数器上安装按键,按键位于显示屏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它在听诊头的背面安装计时用的表,医生可在诊断过程中通过听诊器精确计时,使医生能更加集中精力通过听诊器获取信息,可缩小诊断误差,使诊断更加精确,从而可使医生得出准确的诊断结果,进而为患者采取有效地治疗措施。本实用新型除具有计时功能外,还具有精确记数心跳次数的功能,它可精确地记录单位时间内患者的心跳次数,为医生诊断病情提供了方便。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洁紧凑、制造成本低廉、使用简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第二耳塞、2-第二金属管、3-弹簧片、4-第一软管、5-第三软管、6-听诊头、7-叩击硬橡胶、8-探头、9-传输线、10-计数器、11-显示屏、12-按键、13-第一金属管、14-第一耳塞、15-第二软管、16-三叉接头、17-第一按钮、18-第二按钮、19-第三按钮、20-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功能听诊器包括听诊头6,听诊头6与第三软管5的一端连接,第三软管5的另一端与三叉接头16的下端连接,三叉接头16的左上端与第二软管15的一端连接,第二软管15的另一端与第一金属管13的一端连接,第一金属管13的另一端与第一耳塞14连接,三叉接头16的右上端与第一软管4的一端连接,第一软管4的另一端与第二金属管2连接,第二金属管2与第二耳塞1连接,第一金属管13与第二金属管2间安装弹簧片3,听诊头6的一面安装叩击硬橡胶7,听诊头6的另一面安装表20。表20可以是电子表,其内安装电路板,表20上可安装第一按钮17、第二按钮18和第三按钮19,第一按钮17、第二按钮18和第三按钮19与表20内的电路板电连接。第一按钮17、第二按钮18和第三按钮19通过电路板可实现设定计时长度、开始倒计时,停止倒计时等功能。听诊头6里安装探头8,探头8与传输线9的一端连接,传输线9的另一端与计数器10连接,计数器10与三叉接头16连接。计数器10上安装显示屏11。计数器10内安装电路板,电路板与按键12、显示屏11电连接。计数器10可记录单位时间内的脉搏心跳次数,数据由显示屏11显示。计数器10上安装按键12,按键12位于显示屏11上方。计数器10上可安装两个按键12,人们可以通过按键12对计数器10进行各种设置,例如设置测脉搏心跳单位时间长度。本实用新型制作时,按上述要求加工各零部件。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与普通的听诊器相同,但比普通听诊器诊断的更准确,获取的信息更直观。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并不限制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未详尽描述的技术内容均为公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迴龙,未经邵迴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258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