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陷乳头吸出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25886.0 | 申请日: | 2007-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580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16 |
发明(设计)人: | 卢秀香;邵红娟;刘成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秀香 |
主分类号: | A61M1/06 | 分类号: | A61M1/06;A61F5/01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江 |
地址: | 262500山东省青州***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陷 乳头 吸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内陷乳头吸出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妇产科的临床实践中,因产妇的乳头内陷造成哺乳困难或不能哺乳而影响婴儿的营养生长和母体健康,甚至因乳汁瘀积而造成感染引起乳腺炎或乳腺肿胀,为解决此问题,通常采用的方法是用吸乳器吸乳或戴乳罩吸乳,上述方法虽然能够吸出乳汁进行哺乳,但具有很多缺陷,一是该吸乳器只能吸出乳汁,而不能通过使乳头恢复到正常位置,达不到根治的目的,二是因吸乳器内负压力的大小不能调节,而造成产妇的疼痛,甚至造成乳腺管损伤等并发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吸乳器的缺陷,提供一种一种内陷乳头吸出器,能够有效的使内陷乳头恢复到正常位置,保证了产妇对婴儿的正常哺乳。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内陷乳头吸出器,包括乳头吸管,所述乳头吸管的一端设有罩口,另一端设有平直的末端口,其特征是:所述乳头吸管的末端口连接有吸气装置,所述吸气装置与乳头吸管之间设有单向阀。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吸气装置包括圆形筒体,所述圆形筒体的一端与单向阀连通,所述圆形筒体内设有活塞,所述活塞通过活塞杆与设置在圆形筒体另一端的手柄相连接。
所述圆形筒体远离乳头吸管的一端内壁上设有螺纹,所述圆形筒体内设有旋塞,所述旋塞与圆形筒体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旋塞的一端与活塞杆连接,另一端与手柄相连接,保证了圆形筒体内负压的大小能够稳定的调节。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同时由于其采用吸气装置为负压源,所以其既能吸出乳汁,又能将内陷乳头吸出,恢复到正常位置,单向阀的设置,防止了吸入圆形筒体内的气体和乳汁逆流至乳头吸管内,从而保证了乳头吸管内的负压稳定,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无痛苦、并发症少,治疗费用低廉,患者易于接受。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所示,一种内陷乳头吸出器,包括乳头吸管2,所述乳头吸管2的一端设有罩口1,另一端设有平直的末端口3,所述乳头吸管2的末端口3连接有吸气装置5,所述吸气装置5包括圆形筒体6,所述圆形筒体6的一端与单向阀4连通,所述圆形筒体6内设有活塞7,所述活塞7通过活塞杆8与设置在圆形筒体6另一端的手柄11相连接,所述圆形筒体6远离乳头吸管2的一端内壁上设有螺纹9,所述圆形筒体6内设有旋塞10,所述旋塞10与圆形筒体6通过螺纹9连接,所述旋塞10的一端与活塞杆8连接,另一端与手柄11相连接。所述吸气装置5与乳头吸管2之间设有单向阀4,其工作时,先将乳头吸管2一端的罩口1罩住内陷乳头处,然后旋转手柄11,通过旋塞10和活塞杆8带动活塞7运动,将乳头吸管2内抽成真空并形成负压,随着负压的增大逐步使内陷乳头恢复到正常位置.一般应用2~5天后,产妇的乳头就可维持正常位置.使用该装置,患者无痛苦,并发症极少,未孕期妇女如患乳头内陷.也可治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秀香,未经卢秀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258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