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发动机转子式机油泵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25538.3 | 申请日: | 2007-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773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16 |
发明(设计)人: | 慕金华;余家火;古春山;钱道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02 | 分类号: | F01M1/02;F04C2/10;F04C15/06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晋弘 |
地址: | 241009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发动机 转子 机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中的转子式机油泵。
背景技术:
现在国内外汽车发动机机油泵一般外置在缸体上,通过曲轴直接驱动,但对缸体和机油泵结合面的加工精度要求比较高,容易漏油,且噪声比较大,而且占有整机的部分空间,给整机的附件布置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此外,还有将机油泵布置在油底壳内部的,但需要增加余外的齿轮传动系统,而且在油底壳上设置油路,使整机油路布置比较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已有的汽车发动机机油泵体积大、结构及油路复杂、容易漏油的缺点而设计的一种汽车发动机转子式机油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发动机转子式机油泵,它包括发动机缸体(E)和发动机一侧设置的链条盖(14),发动机缸体(E)和链条盖(14)的底部设有油底壳(22),其特征在于:在链条盖下部的型腔部分设置一个与链条盖为一体的机油泵壳体(1),机油泵壳体(1)内一侧设有低压腔(12)、另一侧设有高压腔(4),机油泵壳体(1)中部设有与发动机曲轴(13)相连的内转子(11)和相配合的外转子(10),另设置一个与机油泵壳体(1)连接配合的罩盖(6),罩盖(6)两侧分别设有与机油泵壳体(1)中低压腔(12)、高压腔(4)相对应的型腔部分,机油泵壳体及内、外转子以及罩盖共同组成机油泵。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在机油泵壳体(1)内的型腔部分铸有通往机油滤清器的进油通道(2)和出油通道(3),罩盖(6)上设有卸压阀(9),卸压阀(9)一端与罩盖中的高压腔相通、另一端与罩盖中的低压腔相通,罩盖上还铸有低压油进口法兰(8)和高压油出口凸台(7)。
上述技术方案的实质就是将机油泵内置于链条盖内侧,并与链条盖制造为一体结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机油泵罩盖内置正时齿轮室盖内侧,不需要单独的泵体零件;2、不占有整机布置空间,发动机结构更加紧凑;3、油泵微渗出的机油可顺势进入油底壳,杜绝外置机油泵漏油现象;4、泵体型腔的进排油槽的角度增大及转子的数量的增加,大大降低了高速运转时的脉动和噪声。5、油底壳至缸体主油道的油路布置结构简化。
为了更加详细的说明本实用新型,下列附图提供了一个最佳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于发动机结合的总体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从图1的A-A位置看的链条盖端面结构图;
图3是图2中所示罩盖的后视图;
图4是图2中B-B所示的卸压阀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发动机(E)的左端原来就设有链条盖(14)、底部设有油底壳(22),发动机箱体中设有链轮轴(13)。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特征就是将由机油泵壳体(1)和罩盖(6)组成的机油泵设置在链条盖(14)的内侧,由链轮轴(13)驱动机油泵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结构如图2所示,在发动机的链条盖(14)的下端型腔(5)中铸有机油泵泵体(1),泵体(1)的端面上相隔一段距离设置一个螺栓孔(1b)。泵体左侧设置为进油侧,既低压腔(12),右侧为出油侧,既高压腔(4)。机油泵的内转子(11)、外转子(10)设置在泵体(1)的中部,内转子(11)与发动机的链轮轴(13)连接转动。
罩盖(6)的端面形状与机油泵泵体(1)的端面相同,其端面上也设置有与机油泵泵体对应的螺栓孔(6a),通过螺栓将罩盖(6)连接在机油泵泵体(1),从而形成机油泵的容积室,将整个容积室分成低压腔(12)和高压腔(4)两部分。
结合图1、图2、图3,当发动机运转时,机油从油底壳(22)由罩盖(6)的入口(8)部吸入机油泵低压腔(12),内外转子的内外齿产生真空度,开始吸油,由于进排油槽图的角度很大,保证了内外齿在吸油和压油达到最大体积之前,齿间体积腔始终与进、排油腔(c)和(d)相通,避免了气蚀和机油压力波动,此外齿数的增加,也减小了若干容积室内部的油压和流量波动。使机油泵的NVH大大降低。随着转子的转动,高压油被排到了高压腔(4),高压油通过通道(2)被送到机油滤清器过滤,清洁的高压油由通道(3)返回,由图3所示的罩盖(6)中的通道(16)进入罩盖的凸台,由图2所示的罩盖(6)中的出口(7)直至缸体的主油道。整个油道结构简单、明了。当高压区(4)油压达到卸压阀的开启压力,如图4所示,阀芯(20)克服弹簧(19)力上移,卸压阀被顶开,机油从图3所示的卸油孔(15)回到低压腔(12),重新参与吸油。从罩盖和链条盖(罩盖)配合间隙中渗漏的机油直接顺势进入油底壳,彻底解决了外置机油泵漏油的问题。由于整个机油泵总成布置在链条盖内侧,同属于发动机的内部结构,所以使发动机的结构非常紧凑,给发动机的外围附件布置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255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压磁力驱动循环泵
- 下一篇:冷却水路切换智能控制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