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产豆苗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25388.6 | 申请日: | 2007-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294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发明(设计)人: | 杨庆文;赵中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中华 |
主分类号: | A01G31/02 | 分类号: | A01G3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2500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豆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产大豆制品的设备,特别是一种生产豆苗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大豆(黄豆、黑豆)类制品的生产制造基本上是豆腐、豆芽这两种被广泛采用的制造方法。而大豆制品的另外一种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具有更高营养价值的形式:豆苗,却因为没有合适的设备,一直采用有土栽培的方式生产,不仅效率极低,而且受到生产用地、收获、运输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一直没有推广开来,限制了为人们提供营养丰富蔬菜类转化食物的生产发展。而采用机械化、半机械化生产的全都是豆芽。需要指出的一点是,所说的豆芽和豆苗的区别,豆芽不管是盆、缸还是豆芽机生产的一般最多生出两片叶片,颜色为黄色或者浅黄色,甚至白色;而豆苗一般也是两片叶片,但是叶片为绿色或者浅绿色。因此从叶片或者芽杆的颜色就可以容易的区分出豆芽和豆苗。而这豆芽和豆苗的区别的根本原因在于豆子发芽的过程中有没有光合作用发生,也就是有没有阳光的参与,有光合作用参与的则是生产的豆苗,没光合作用参与的则是生产的豆芽。为了解决过去的设备只能生产豆芽,不能生产豆苗这个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人进行了认真的研究,提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原有的豆芽设备不能生产豆苗的不足而提出的,即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豆苗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提出的一种生产豆苗的装置的技术方案实现的,该装置具有可以开闭的门[10]和箱体[1],在箱体[1]的下底面是一个具有排水孔[8]的保温底板[9],在保温底板[9]上面的箱体[1]内部具有水箱[6],箱体[1]内的顶部具有喷淋管[7],箱体[1]内部还具有其上有导轨托架[4]的立架[5],其特征在于箱体[1]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和顶面是透明的双层玻璃[3],门[10]也是双层透明玻璃,在箱体[1]的外面左右两侧与道轨托架相对应的位置处具有日光灯[2]。门关[10]闭以后,箱体[1]内部是一封闭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的技术效果是可以机械的方式连续的生产豆苗。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的剖面示意图,附图2是附图1的俯视图。在附图中的序号为:1、箱体,2、日光灯,3、双层玻璃,4、导轨托架,5、立架,6、水箱,7、喷淋管,8、排水孔,9、保温底板,10、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中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使用进行详细说明。参照附图,该装置具有可以开闭的门[10]和箱体[1],在箱体[1]的下底面是一个具有排水孔[8[的保温底板[9],在保温底板[9]上面的箱体[1]内部具有水箱[6],箱体[1]内的顶部具有喷淋管[7],箱体[1]内部还具有其上有导轨托架[4]的立架[5]。箱体[1]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和顶面是透明的双层玻璃[3],门[10]也是双层透明玻璃,中空的箱体的五个表面都是透明的,中空玻璃互相之间采用密封的结构形式安装,以提高保温的性能。在箱体[1]的外面左右两侧与道轨托架[4]相对应的位置处具有日光灯[2],导轨托架上放置生产豆芽的周转箱。其使用过程和生产豆芽相同,唯一不同的是夜间没有阳光的时候,需要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打开日光灯,为周转箱内的大豆提供充足的光线照射,以利于豆苗的生长。本装置也可以用于豆芽的生产。生产豆芽的周期一般为4天,而生产豆苗时间一般要比豆芽长一些,一般要4-7天。因为豆苗需要进行光合作用,所以生长的时间也要相应的长一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中华,未经赵中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253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