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食品加工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24922.1 | 申请日: | 2007-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706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利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利敏 |
主分类号: | A23L1/01 | 分类号: | A23L1/01;A21B5/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苗峻 |
地址: | 266600山东省青岛市莱西***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食品 加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品加工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各种食品要求不断提高,需求量不断加大。随着社会产业化分工的不断细化,要求食品加工行业产业化生产,即大批量生产是现阶段食品企业的发展方向。当初手工作坊的设备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因此,有部分食品加工机由于缺少一些配置,在使用时,进行批量生产时,不同批次和不同操作人员作出的食品口感和风味有较大的差异,直接影响产品的销售市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了一种带有自动称量和搅拌机构、温度传感装置的食品加工机的技术方案,该方案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可与可编程控制器结合实现自动化的食品加工,且能够实现少量和批量、不同操作人员操作均能保证加工的食品口感和风味的统一。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实现的:它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供热装置,供热装置的上部设置有炒锅,炒锅内设置有自动搅拌机构,底座的下部设置有称重传感器,炒锅设置有温度传感装置,称重传感器和温度传感装置的信号馈线均与控制器连接。由于添加了称重传感器和温度传感装置,使得各种材料的添加能够定量化,温度显示灵敏,其与PLC控制器结合可以实现自动温度控制,这样就能够保证加工食品的口感和风味统一。
为了精确的测量炒锅内的温度,本实用新型中的温度传感装置安装在自动搅拌机构上。
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的下部还设置有地脚螺栓。当将设备的地脚螺栓升起后,称重传感器支撑整个设备的重量。向设备投入物料,传感器受力发生变化,从而测量出投入物料的重量。当设备较长时间不使用时,将设备底角螺栓放下,支撑设备重量,重量测量停止。
自动搅拌机构包括与动力源连接的主动轴,主动轴上安装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行星齿轮啮合,行星齿轮转轴上固定有搅拌机构。
上述的自动搅拌机构具体可以采用下述的结构:它包括与行星齿轮转轴固定连接的连接板,连接板上安装有一组搅拌爪,所述温度传感装置的温度传感探头杆与行星齿轮转轴固定连接。其中,搅拌爪包括与连接板连接的搅拌轴、搅拌轴上安装有搅拌翅。
为了防止温度传感器馈线在轴转动过程中产生绕线,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如下: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探头连接的温度传感器馈线一穿过探头杆内孔与行星齿轮转轴上端固定连接的的滑环一的固定端输出线固定连接,滑环一的自由端输出线与温度传感器馈线二固定连接,温度传感器馈线二穿过主动轴内孔与主动轴上端固定的滑环二的固定端输出线固定连接,滑环二的自由端输出线与温度传感器馈线三固定连接,温度传感器馈线三与控制器连接。
为了使其搅拌翅始终与炒锅内表面弹性接触,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搅拌轴包括通过带有外螺纹的套筒连接的内轴和外筒,套筒与外筒螺纹连接,套筒能够沿着内轴滑动,内轴上套装有压力弹簧,压力弹簧的上端通过固定在内轴上的挡块限位,在内轴的下端连接有辊轮,其与外筒下部设置的方形孔配合,压力弹簧的下端抵在外筒的圆柱孔和方形孔连接的台阶处,外筒的下端连接有搅拌翅。其中,辊轮和方形孔的设计能够防止外筒的自由转动,提高搅拌的效果。这样结构简单合理、易装配、加工制造成本低。
当倾料时,可以方便地将搅拌机构提升,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为,使搅拌机构与升降油缸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可以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只要能够将搅拌机构顺利无障碍的提升即可;为了方便地将加工后的食物倒出,本实用新型中的炒锅与倾锅油缸连接。这种连接方式也可采用现有的实现倾斜目的连接方式。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可与可编程控制器结合实现自动化的食品加工,且能够实现少量和批量、不同操作人员操作均能保证加工的食品口感和风味的统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1、底座,2、供热装置,3、炒锅,4、悬臂,5、搅拌机构,6、称重传感器,7、温度传感器探头,8、地脚螺栓,9、主动齿轮,10、行星齿轮,11、行星齿轮转轴,12、连接板,13、搅拌爪,14、温度传感探头杆,15、主动轴,16、馈线一,17、中轴,18、滑环一,19、馈线二,20、馈线三,21、滑环二,22、控制器,23、套筒,24、内轴,25、外筒,26、压力弹簧,27、搅拌翅,28、升降油缸,29、倾锅油缸,30、搅拌轴,31、辊轮,32、方形孔,33、齿轮箱体,34、主动轴壳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利敏,未经王利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249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液、气缸隔套限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磷酸滤液输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