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潜油电泵排量自动调节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24737.2 | 申请日: | 2007-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181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庆;王同义;师祥洪;闫敬东;王观军;付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技术检测中心 |
主分类号: | F04D15/00 | 分类号: | F04D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文锋 |
地址: | 257000山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潜油电泵 排量 自动 调节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泵、泵送装置或系统的控制,例如排量调节,泵是用于潜入油液的;也涉及到油井的油液流量调节。具体而言是一种潜油电泵排量自动调节装置。
(二)背景技术
潜油电泵是油田主要机械采油设备之一,其优点是举升扬程高,采液排量大,提液增油效果好,但是耗电量也很可观。为了使潜油电泵最大限度节电,就要使其工作在高效运行状态。也就是电泵的工作参数达到与油井的井况参数优化匹配。然而油井参数随时在变化,有时波动很大,电泵的工作参数却不能随其改变。为了使电泵尽力适应油井参数的波动变化,通常采用更换油嘴直径的方法调节潜油电泵的排量。这又带来新问题,其一是油嘴本身直径稍有变化油流变化较大,往往是换大一号的油嘴排量超过设计值较多,而换小一号的油嘴后排量又小于设计值较多,此时必然导致油嘴节流损失,使电泵的输入功率增加,造成电能浪费;其二是油嘴虽然有多种规格,但每种规格直径是固定不变的,不能无级调节,达不到优化匹配;其三是频繁更换油嘴,要增加许多作业工作量。如果拔掉油嘴,虽然可以避免节流损失,但是电泵启动时电机易过载烧坏,并且因液面下降很快,电泵出现间歇断流,电机处于轻载或空载运行状态,而又得不到足够油液的冷却,也会损坏电机或井下电缆。由此可见,定径油嘴的使用与否,各有利弊。经检索专利文献,有三篇可以做为本实用新型的弱相关对比文件,其专利号分别是200620001869.9,92207759.2,03219289.4。都是采用其它技术措施调节油嘴或潜油泵、压力泵的排量,与本实用新型有显著的不同。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自主创新、研制和提供一种潜油电泵排量自动调节装置,又可称为潜油电泵自动稳压节电油嘴。既具有定径油嘴的有益功能,又能克服定径油嘴的上述缺点。
上述目的是由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潜油电泵排量自动调节装置包括壳体总成和阀芯总成两个部分。其特征是壳体总成由壳体、预紧螺栓、垫片、过滤网和密封圈组成;阀芯总成由阀芯、弹簧和弹簧座组成。阀芯装在壳体的内腔,弹簧装在阀芯的内腔。弹簧座顶住弹簧后端并装在壳体的内腔。预紧螺栓装在壳体的后端部。垫片和过滤网装在壳体内腔弹簧座的后面而被预紧螺栓前端顶住。密封圈装在壳体的内壁上。壳体前部有若干个轴向进液孔和卸压孔,壳体中部有若干个径向出液孔。
上述潜油电泵排量自动调节装置中的壳体为圆柱形体形状。其前端部有外螺纹,后端部有内螺纹。其内腔前部有个环形内凸台,环形内凸台上均布若干个轴向进液孔。其后端部外部为六方形。
上述潜油电泵排量自动调节装置中的阀芯为圆杯体形状。其前端部封闭并有外圆锥面。
上述潜油电泵排量自动调节装置中的预紧螺栓为圆管形状,其前半部有外螺纹,其后半部外部为六方形。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制造成的潜油电泵排量自动调节装置,结构简单合理,压差任意设定,工作稳定可靠,使用寿命较长,安装拆卸方便。将其安装在电泵油井井口,它可随井口工作压力、流量的变化而自动改变油液排量,使油嘴的压力损失控制在设定值范围内,使潜油电泵尽可能工作在高效运行状态。初试结果,平均每口电泵油井日节电26.6Kw.h,年节电9576Kw.h,按吨液百米提升耗电计算,节电率为13.76%;平均每口电泵油井日产液量提高10.31%。
(四)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图1的D向视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说明一个实施例:
附图1、2中,1是壳体,2是阀芯,3是弹簧,4是密封圈,5是弹簧座,6是过滤网,7是垫片,8是预紧螺栓。A是进液孔,B是卸压孔,C是出液孔。
由图1所示,潜油电泵排量自动调节装置包括壳体总成和阀芯总成两个部分。其特征是壳体总成由壳体1、预紧螺栓8、垫片7、过滤网6和密封圈4组成;阀芯总成由阀芯2、弹簧3和弹簧座5组成。阀芯2装在壳体1的内腔,弹簧3装在阀芯2的内腔。弹簧座5顶住弹簧3后端并装在壳体1的内腔。预紧螺栓8装在壳体1的后端部。垫片7和过滤网6装在壳体1内腔弹簧座5的后面而被预紧螺栓8前端顶住。密封圈4装在壳体1的内壁上。壳体1前部有若干个轴向进液孔A和卸压孔B,壳体1中部有若干个径向出液孔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技术检测中心,未经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技术检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247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即按即说业务的大规模分析
- 下一篇:一种污水处理用聚乙烯醇发泡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