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式节水龙头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24647.3 | 申请日: | 2007-06-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900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金辉 |
| 主分类号: | E03C1/08 | 分类号: | E03C1/08 |
| 代理公司: | 淄博科信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爱华 |
| 地址: | 255000山东省淄博市张***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 节水 龙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来水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式节水龙头。
背景技术
目前的自来水龙头,有陶瓷阀芯,球型阀,混水阀等多种,通过调节水门大小实现节水,但主要靠人们的意识,不能从根本上以有效的技术措施确保节水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集喷洗、冲洗和放水于一体,用于厨房、洗手间、宾馆、饭店等洗刷场所,节水可达70%以上的节水龙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立式节水龙头,包括龙头体、调控杆、进水口、水嘴和阀芯,阀芯下端设密封垫,密封垫上方设置定片,定片上方设置动片,调控杆置于动片上方,其特征在于:龙头体中空,龙头体底部设置进水口,龙头体下部设节水放水双孔,节水放水双孔下方设有节水通道和放水通道,节水通道螺纹连接节水器,阀芯置于节水放水双孔上方,密封垫和定片均设有与节水放水双孔相对应的双孔,动片设扇形口,阀芯压帽与龙头体上口螺纹连接。
所述的立式节水龙头,其节水器中空,底部封闭,两侧对称设出水孔,中部设密封环,下端设聚水室,聚水室两侧设对称出水槽沟,节水器外螺纹连接调控帽,调控帽下端为调控轮,调控轮中心设节水孔,调控轮上设有一圈放水孔。
所述的立式节水龙头,其放水孔外围设有圆形橡胶圈,防止水向外溅出。
所述的立式节水龙头,其定片外侧设有对称的突出定位点,使定片与阀芯定位,动片上面设有卡槽,调控杆下端设有卡口,调控杆下端的卡口卡在动片上面的卡槽内。
所述的立式节水龙头,其阀芯内侧上部设有突出的限位点,使调整杆在一定角度内旋转,阀芯内侧设有对称的定位槽沟,定位槽沟与定片上的定位点配合,阀芯外侧下部设有对称的突出定位点,使阀芯与龙头体下部定位。
通过调控杆带动动片的扇形口对准节水通道或放水通道,实现节水或放水功能;转动节水器上的调控轮,实现喷洗或冲洗的功能。
自来水由进水口进入龙头体内的阀芯,通过调整调控杆,将动片的扇形口对准定片、密封垫和节水放水双孔的右侧孔,水由此经节水通道进入节水器,经出水孔、出水槽沟进入聚水室,经节水孔流出,进入节水状态,将调控轮向右转动即为喷洗,向左转动即为冲洗,实现节水功能;通过调整调控杆,将动片的扇形口对准定片、密封垫和节水放水双孔左侧孔,水由此流入放水通道,直通水嘴经放水孔流出,满足大水量需要。从而实现了节水龙头的喷洗、冲洗、放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该立式节水龙头由单一的放水通道改为节水、放水双通道,由单一的放水功能变为喷洗、冲洗和放水集于一体的多功能,操作简单,节水明显,只需扳动把手,即可转换节水或放水,满足节水和大水量需要;只要转动调控轮,即可达到喷洗或冲洗之目的,可广泛用于厨房、洗手间、宾馆、饭店等处,达到省水、清洗更加干净的目的,不管有没有节水意识,通过调整节水龙头的不同挡位,即可达到节水70%的良好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纵向剖视左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纵向剖视右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龙头体俯视图;
图4是图1的聚水室的仰视示意图;
图5是图4的K向视图;
图6是图1的调控帽俯视图。
图中:1龙头体2进水口3滤网4节水放水双孔5密封垫6定片7动片8进水孔9垫圈10阀芯11密封垫圈12阀芯压帽13密封环14调控杆15把手16紧固螺钉17节水通道18节水器19密封垫圈20调控帽21密封环22出水孔23出水槽沟24聚水室25节水孔26放水孔27调控轮28橡胶圈29水嘴30放水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龙头体1中空,进水口2位于龙头体1的底部,进水口2内设滤网3,龙头体1下部设节水放水双孔4,节水放水双孔4下方设有节水通道17和放水通道30,阀芯10置于节水放水双孔4上方,阀芯10下端设密封垫5,定片6置于密封垫5上方,动片7置于定片6上方,调控杆14置于动片7上方,密封垫5和定片6均设有与节水放水双孔4相对应的双孔,动片7设扇形口,调控杆14中部设密封环13,调控杆14上端通过紧固螺钉16与把手15紧固连接,阀芯压帽12与龙头体1上口螺纹连接,连接处设密封垫圈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金辉,未经张金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246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弯头摩擦输瓶管塑料容器成型机
- 下一篇:一种安全型电子打火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