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气管固定夹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24449.7 | 申请日: | 2007-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817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发明(设计)人: | 侯振才;郑彦宏;项继舜;姜永;吴冰;林连浪;张立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侯振才 |
主分类号: | A61M25/01 | 分类号: | A61M25/01;A61M25/02;A61M16/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14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气 固定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医疗用具,尤其是一种通气管固定夹。
背景技术:
临床急救进行心肺复苏时,必须进行气管插管,及时建立人工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以便维持正常的血氧饱和度。然而,常规气管插管后常规应用胶布缠绕粘贴固定,并且是应用足够长的胶布,其存在以下不足:①粘贴在患者面颊部的胶布,容易被患者的分泌物浸湿,使胶布失去粘性,无法牢固固定气管插管;②当调整气管插管的插置深度时,因胶布的粘性作用而不方便再度调整,费时费力;③胶布易导致患者面部不适,严重的还会导致患者粘贴性皮肤损伤和过敏;④粘贴胶布易影响患者面部以及口腔的常规护理。这是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之不足,我们经过多次反复的临床研究,研制一种新型气管内插管固定夹,经临床应用验证,效果良好。目前未见临床上有类似的固定夹。
一种通气管固定夹,包括夹子,两单体呈燕尾式纵向交叉,中心缠绕钢性弹簧的旋转轴与固定托固定连接,固定带与固定托相连。单体呈条弧手指形,两单体闭合时呈左右手手指交叉状,为零直径,固定夹沿旋转轴有自由旋转角度。夹子两单体手动部表面有便于操作者的大拇指与食指操作的螺纹状凸起。固定托带有与人体下颌相近似的弧度,接触面制作粗糙。固定带两端相对应的正反面缝制尼龙扣。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当使用自制的气管内插管固定夹时,操作者的大拇指与食指捏住固定夹的手指作用部,使中心轴前交叉部张开,当夹住气管内插管时,操作者松开手,其固定夹即夹住气管内插管;然后单/双手将固定托置于患者的下颌部,再将固定托的布制弹性纤维固定带绕置患者颈后,粘牢尼龙扣即完成固定夹的使用操作。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尼龙扣,2为固定带,3为夹子手动部,4为夹子单体,5为旋转轴,6为固定托。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方案进行阐述。通过附图可以看出,固定夹用硬性硅胶材料制作,两单体4呈燕尾式纵向交叉,中心设有旋转轴5而连接在一起呈″夹子″样,沿中心轴缠绕着钢性弹簧,使燕尾式纵向交叉的硬性硅胶两单体在弹簧的作用下,自如的闭合而夹住气管内的插管,与气管插管的接触长度为3cm;单体4呈条弧手指形,两单体4闭合时呈左右手手指交叉状,固定夹沿旋转轴5有自由旋转角度,手指形条弧垂直长度3cm,当自然闭合时为零直径,张开时交叉弧圆直径约为3cm;使前交叉齿张/闭的中心轴后部即手指作用部,呈圆形,直径约3cm,表面设计螺纹状,便于操作者的大拇指与食指操作。固定夹的固定托6:硅胶材料制作,略有弧度,厚度1cm,宽3cm,长5cm,其中心与固定夹的中心旋转轴5相连并牢固固定,但固定夹可在固定托的上部有一定的旋转角度;使用时固定托6的底面直接与患者的下颌部接触,接触面制作粗糙,防止滑动。固定托6的固定带2:布制弹性纤维带制作,宽3cm,长70cm,两端相对应的正反面缝制尼龙扣1,直接与固定托6相连为一体,使用时将布制弹性纤维带2绕置患者颈后,适当拉紧并使尼龙扣1粘合而牢固固定。
使用方法:当使用自制的气管内插管固定夹时,操作者的大拇指与食指捏住固定夹的手指作用部,使中心轴前交叉部张开,当夹住气管内插管时,操作者松开手,其固定夹即夹住气管内插管;然后单/双手将固定托置于患者的下颌部,再将固定托的布制弹性纤维固定带绕置患者颈后,粘牢尼龙扣即完成固定夹的使用操作。
气管内插管固定夹制作简便、新颖,清洗方便,特别是省时省力;固定夹闭合时夹部可达到零直径,适用于各种规格型号的气管内插管的固定,必要时也可以使用于鼻饲管等其它机体置放管的固定;固定夹张开时,张开口径可达3cm,也可将牙垫与气管插管一起固定。此固定夹可重复使用,用途广泛,弥补了常规方法固定气管内插管的多种严重不足,尤其是不影响患者的口腔护理,极大地方便了患者与医护工作人员,适合临床推广和临床常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侯振才,未经侯振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244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培养皿旋转台
- 下一篇:红外传感式满仓报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