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级电容器、电池等储能装置用的冷却、散热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24113.0 | 申请日: | 200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253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谢镕安;刘继江;程绍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上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50 | 分类号: | H01M10/50;H01M16/00;H01G9/00;H05K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18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级 电容器 电池 装置 冷却 散热 系统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级电容器、电池等储能装置用的冷却、散热系统,属于冷却、散热装置结构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以电池、超级电容器等车载储能装置为动力源的电动车,除了有用电安全、可靠问题以外,还有个电源使用温度的问题,储能装置的反复充放电和长时间高强度的使用,使得储能装置内部的温度急剧上升,尤其是在夏季高温的情况下,例如,在南方地表温度可达50~60度之高,储能装置的内部温度更是高达70~80度之高,这远远超出了储能装置的正常的工作温度范围,高温不仅会破坏储能装置的内部结构,而且会使单元电源的一致性变差,充放电异常等,严重情况下会导致储能装置短路、燃烧等现象。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储能装置的冷却、散热问题,提供一种能够保证电动车正常可靠工作的超级电容器、电池等储能装置用的冷却、散热系统。
超级电容器、电池等储能装置用的冷却、散热系统,包括:
1、储能装置自身加装散热片进行冷却、散热;
2、电容器仓设置换气扇、开百叶窗,通过自然风道或空调管道进行冷却、散热。
本实用新型的超级电容器、电池等储能装置用的冷却、散热系统,包括电池或超级电容器单体2,特殊之处在于在电池或超级电容器单体2的四周外围套有与其式样相同、接触良好的散热片1,散热片1上下无端盖,多只电池或超级电容器单体2组合成的电容器组外套有电容仓6;
所述散热片1内表面做成相对比较平滑的内平面,实现散热片1内表面与电池或超级电容器单体2的四周外表面的良好接触;
所述多只电池或超级电容器单体2组合成的电容器组,相对应排列连接的两个电池或超级电容器单体2之间的散热片1的接触面做成凸凹交错排列对应的形状,散热片1的凸起部分正好相对,凹陷部分也正好相对,中间形成通风道3;
所述散热片1与电池或超级电容器单体2结合面紧密结合,以实现热量的良好传递,散热片1的高度尺寸小于电池或超级电容器单体外壳的高度尺寸,以防止述散热片1与电池或超级电容器单体触点碰擦短路;
超级电容器、电池等储能装置用的冷却、散热系统,多只电池或超级电容器单体组合为一个电容器组,电容器组外套有电容仓6,在电容仓6的上方设有风扇4,电容仓6四周设有通风散热的百叶窗5。
本实用新型超级电容器、电池等储能装置用的冷却、散热系统,可以很快将单体产生的热量传递到散热片上,再加上用自然风道(风扇或者空调冷却风或者加装百叶窗)吹向电池或超级电容器单体内的风道,很快便将电容产生的热量带走,以达到电容冷却、散热的目的。
四、附图说明
图1:电容器单体组装成一个电容器组结构示意图;
图2:电容器仓外观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散热片,2、电池或超级电容器单体,3、通风道, 4、风扇,5、百叶窗,6、电容仓。
五、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用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成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超级电容器、电池等储能装置用的冷却、散热系统参考图1、2、3,包括电池或超级电容器单体2,在电池或超级电容器单体2的四周外围套有与其式样相同的散热片1,散热片1内部做成相对比较平滑的平面,散热片1与电池或超级电容器单体2结合面紧密结合,散热片1的高度尺寸小于电池或超级电容器单体外壳的高度尺寸,散热片1两端的外侧做成横向凸凹形状,当多只电池或超级电容器单体组合在一起时,散热片1的突起部分正好依次相对,中间形成通风道3;当多只电池或超级电容器单体组合为一个电容器组时,四周设有百叶窗形成一个电容仓6,在电容仓6的上方设有风扇4。
电动车在行进过程中,产生的自然风(或者从空调管道下来的冷却风)通过主通风道1一个或多个经过分通风道4吹到车体两侧的电容仓6内,电容器组产生的热量通过电容器组内散热片、连接片和电容壳体散发到电容仓内,再经过风扇4(或者不用风扇)将热空气通过车体边缘的百叶窗5(或者不用百叶窗)将热空气排出(或冷却),以达到电容冷却散热的目的。
本实施例超级电容器、电池等储能装置用的冷却、散热系统,可以很快将单体产生的热量传递到散热片上,再加上用自然风道(换气扇或者空调冷却风或者加装百叶窗)吹向电池或超级电容器单体内的风道,很快便将电容产生的热量带走,以达到电容冷却、散热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上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中上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241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冰箱用的下置式热管散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钻井液振动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