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齿轮滑动轴承齿轮轴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0720023314.9 | 申请日: | 2007-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054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广;张晓琳;郎丰泰;李昌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C3/02 | 分类号: | F16C3/02 | 
| 代理公司: | 潍坊鸢都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臧传进 | 
| 地址: | 261001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齿轮 滑动 轴承 齿轮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齿轮滑动轴承齿轮轴结构,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发动机后取力的齿轮滑动轴承齿轮轴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滑动轴承具有噪音小,支撑力大,工作稳定性好的特点,发动机的后取力传动齿轮多采用滑动轴承,因斜齿轮具有传递扭矩大、工作平稳的优点,所以一般采用斜齿轮传动,但斜齿轮传动会产生巨大的侧翻力矩,这使得后取力轴系的润滑环境非常恶劣,使得中间齿轮和中间齿轮轴之间难以建立起油膜,从而导致中间齿轮和中间齿轮轴之间发生粘合,降低了滑动轴承的最大可持续承载负荷。另外齿轮传动的后取力系统,由于要满足很好的齿轮啮合,齿轮和齿轮轴之间会采取较小的配合间隙,这样使得润滑齿轮轴承的润滑油通过量很小,会增大润滑油在轴向的温度梯度,使得润滑油在到达承载力最大的轴承两侧时温度已经很高,不能起到润滑作用,同时从轴承间隙泄出的高温润滑油也不能满足齿轮两侧止推面的润滑,从而使得轴承的最大可持续承载负荷不能太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齿轮滑动轴承齿轮轴结构,这种新结构能够使中间齿轮和中间齿轮轴之间的油膜有足够冷却,既能保证后取力输出较大的扭矩,又能提高后取力传动机构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它工艺性好,便于加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齿轮轴本体,其结构特点是沿齿轮轴本体轴向表面至少有一道向轴心处凹陷的过油通道。
所述的过油通道为沿轴向表面向轴心处的纵向切面。
所述的过油通道为沿轴向表面向轴心处的外弧形凹槽。
所述的过油通道为沿轴向表面向轴心处的内弧形凹槽。
所述的过油通道为沿轴向表面向轴心处的沟槽。
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在齿轮轴本体轴向表面设有过油通道,使齿轮轴的横断面成为非完整圆结构形式,从而使轴承间隙成为一变化值,正常的间隙保证同轴度以及负荷承载,大间隙处使得通过的润滑油量几十倍地增加,使轴承得到有效的冷却,并对两侧止推面提供了有效的润滑与冷却,从而大大提高了滑动轴承的最大可持续承载负荷。既能保证后取力输出较大的扭矩,又能提高后取力传动机构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它工艺性好,便于加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横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横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的横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四个实施例的横断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该齿轮滑动轴承齿轮轴结构包括齿轮轴本体1,沿齿轮轴本体1轴向表面至少有一道向轴心处凹陷的过油通道2,使齿轮轴的横断面成为非完整圆结构形式,该轴可以通过在圆轴上一处或多处加铣槽,或磨去部分材料的方式得到。图1所示的过油通道2为沿轴向表面向轴心处的纵向切面;图2所示的过油通道2为沿轴向表面向轴心处的外弧形凹槽;图3所示的过油通道2为沿轴向表面向轴心处的内弧形凹槽;图4所示的过油通道2为沿轴向表面向轴心处的沟槽。当然,该结构的齿轮轴还可以采用其它的结构形式在齿轮轴轴向表面上形成过油通道,该结构的齿轮轴可以使轴承间隙为一变化值,正常的间隙保证同轴度以及负荷承载,大间隙处使得通过的润滑油量几十倍的增加,使轴承得到有效的冷却,并对两侧止推面提供了有效的润滑与冷却,从而大大提高了滑动轴承的最大可持续承载负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233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紧式法兰
- 下一篇:有机废气吸附焚烧净化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