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不窜轴托轮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22505.3 | 申请日: | 2007-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556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9 |
发明(设计)人: | 崔振洪;张帆;赵京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天仕名(淄博)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7/22 | 分类号: | F27B7/22;F26B25/08 |
代理公司: | 淄博科信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耿霞 |
地址: | 255000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窜轴 托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不窜轴托轮组,托轮组是各种工业回转窑、烘干机的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托轮组是各种工业回转窑、烘干机的支撑装置,有托轮组件和轴承组件构成,其功能是几档支撑托着一个有一定斜度的旋转圆筒体,工作时托轮承受的垂直和轴向载荷都很大。传统托轮组的结构如图1所示,托轮轴3上设有止推环6,为了承受托轮1很大的轴向载荷力,用托轮和轴之间的大过盈量产生的摩擦力经过托轮轴3、止推环6推在衬瓦2外侧,过盈量偏小或装配欠妥均会出现托轮在轴上窜动而不能正常工作,有多起并未发现配合过盈量小,但工作一段时间后仍出现窜动,对制造和使用单位造成很大损失。大过盈量配合存在如下弊端:1、由于托轮孔对托轮轴的巨大缩紧力,使轴与孔配合的孔端面处的轴截面产生很大应力集中断轴,或者托轮孔因细微缺陷被轴把托轮撑裂;2、很大的过盈量装配时,需要大的压力机,多数单位不具备,怕轴或孔装配时拉伤也不敢用,只能把托轮加热到近200℃热装,一般托轮每加热一件需12小时耗电300多度,用焦碳炉加热耗费更大;3、托轮或托轮轴只要有一件损坏无法拆开保留完好的另一件,只能两件全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托轮和轴之间采用一般较小过盈量配合、装配简单、使用寿命长的不窜轴托轮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不窜轴托轮组,包括托轮、托轮轴,支撑托轮轴的衬瓦,其特征在于:在托轮轴上托轮与衬瓦之间增设防窜套,防窜套与衬瓦之间留有膨胀间隙。
所述的不窜轴托轮组,其防窜套的外侧设有挡油密封环。
工作过程中,托轮轴向力通过止推防窜套推在衬瓦内侧,这样,不需要过盈配合摩擦力承担,可以将原先大过盈量配合改为较小过盈量配合,可以避免托轮轴断轴或托轮开裂,装配也比较简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不窜轴托轮组,将原托轮轴上的止推环去掉,止推的功能有新增加的止推防窜套代替,止推在衬瓦的内侧,托轮和轴之间采用一般较小过盈量配合,可以避免托轮轴断轴或托轮开裂,装配也比较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传统托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托轮 2衬瓦 3托轮轴 4防窜套 5挡油密封环 6止推环 7端盖8淋油器 9刮油勺 10瓦体 11瓦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不窜轴托轮组,包括托轮1、托轮轴3、支撑托轮轴3的衬瓦2、瓦体10、瓦座11以及端盖7、淋油器8、刮油勺9等,与已有技术相比主要的技术特点是在托轮轴3上,托轮1与衬瓦2之间连接止推防窜套4,防窜套4与衬瓦之间留有2~4mm的膨胀间隙,防窜套6的外侧设有挡油密封环5。
工作过程中,托轮轴向力通过止推防窜套4推在衬瓦2内侧,这样,不需要过盈配合摩擦力承担,可以将原先大过盈量配合改为较小过盈量配合,可以避免托轮轴断轴或托轮开裂,装配也比较简单。
作为对比,图2示意了传统托轮组的结构示意图,其托轮轴向力通过过盈摩擦力、托轮轴3、止推环6推在衬瓦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天仕名(淄博)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中天仕名(淄博)重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225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