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焊钳焊接电缆接头连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22209.3 | 申请日: | 200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317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0 |
发明(设计)人: | 闫方臣;李洪岭;郭健;任继增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齐鲁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B23K37/02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吉勇 |
地址: | 250100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焊钳 焊接 电缆 接头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焊接电缆接头连接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焊钳焊接电缆接头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我们知道,目前使用的焊钳采用多股铜丝加铜片缠绕后附压片由两枚螺钉外力挤压连接的固定方式,由于加铜片包裹的线体与硬质压片的硬度不同结合,存在较大的间隙,从而导致过电电阻增大而生热,使焊钳在使用中温度迅速升高而无法把握,必须散热冷却后方能继续使用,影响了工效。本企业目前使用的焊钳,按单钳计算,平均每消耗11根焊条,焊钳直柄温度为310℃,手柄温度达90℃,因焊钳冷却歇工损失工时,每年达700小时,全车间按九十台B×3-500-1型焊机计算,每年共损失工时6万小时。并且焊钳使用中过电电阻过大,直接导致耗电量提高,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据测量按目前焊钳直柄与焊接电缆连接方式,焊钳使用过电电阻为3.5Ω,与改进后的连接方式相比,每年多耗电9000度。连接方式容易松动,在高温使用下焊接电缆迅速老化,需及时更新后方能继续使用,加大了材耗。再加上操作中扯拽的外力,导致焊接电缆接头在焊钳直柄空腔内产生移动摩擦,既增加了电阻,又加速了线体本身的断裂。由于焊钳在使用中对焊接电缆的拉扯及高温侵蚀原因,与焊钳直柄连接的约十五公分电缆线每使用60小时即需剪断更新,每年单焊钳多消耗电缆线材5米,全车间每年因此多消耗电缆线450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减小电阻、降低焊钳手柄温度、节约能耗的焊钳焊接电缆接头连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焊钳焊接电缆接头连接装置,包括焊接电缆、压片、导筒和焊钳直柄,焊接电缆接头铜丝固定连接于导筒内,导筒插入焊钳直柄的空腔内,导筒外面衬加压片固定连接。
所述的导筒是由铜质材料制成。
所述的压片和导筒上对应部位分别设有螺孔,压片和导筒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焊接电缆接头铜丝被焊接固定在铜质导筒内,将导筒插入焊钳直柄空腔内,焊接电缆接头与焊钳直柄的连接间隙减小并固定不变。再衬加压片用螺钉挤压固定,螺钉穿过压片直接嵌入导筒的螺钉孔内,使结合的间隙大大减小,这样,既降低了电阻,又避免了导线磨损。经测量,采用新的连接方式通电后,过电电阻为3Ω。手柄温度可持续保持在65℃以下。经实际使用,全车间90台焊机计算每年可节电9000度,少消耗电源线450米,节约工时60000小时。
附图说明
图1是焊钳手柄示意图;
图2是焊接电缆接头示意图。
其中1.焊钳直柄,2.电缆固定螺钉孔,3.焊钳直柄空腔,4.焊钳手柄空腔,5.焊钳手柄,6.导筒,7.焊接电缆接头,8.导筒固定螺钉孔,9.焊接电缆铜丝,10.电缆接头固定螺钉,11.压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焊接电缆铜丝9被焊接固定在铜质导筒6内,组成焊接电缆接头7,焊接电缆接头7通过焊钳手柄5的焊钳手柄空腔4插入焊钳直柄空腔3内,并通过电缆固定螺钉孔2内的螺钉固定连接。焊接接头7外面再衬加铜质压片12,通过电缆接头固定螺钉10挤压固定,电缆接头固定螺钉10穿过焊钳直柄1和压片11直接嵌入导筒6的导筒固定螺钉孔8内,使结合的间隙大大减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齐鲁电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齐鲁电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222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池水循环发电的发电机组
- 下一篇:四周发光型太阳能地砖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