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电熔窑炉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21623.2 | 申请日: | 2007-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974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董立生;袁强;李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龙光天旭太阳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5/02 | 分类号: | C03B5/02;C03B5/02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2200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电熔窑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全玻璃真空管用玻璃管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15.1平方米的全电熔窑炉。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目前国内大部分窑炉均为小型炉,所需操作人员多,耗电量高,产品质量与产量都相对较低,且使用寿命较短(一般为24个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设计出一种节能降耗、提高产品质量的新炉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窑炉池壁2的截面为一正十二边形,在窑炉池壁2上间隔设有六组两相电极孔3。在吸取以往小炉型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加大了平面的面积(从7.1平方米增大到15.1平方米),如此大的炉型在当时亦属少见。经充分论证,决定采用两相电放电的方式(以前均为三相电放电),发现效果很好。真正做到了节能降耗,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且提高窑炉使用寿命的目的。
附图说明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窑炉主体内部 2、窑炉池壁 3、电极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窑炉主体内部1,窑炉池壁2,电极孔3。
在正常工作时,炉体内部1中充满玻璃液,利用插入电极孔3内的钼电极放电,在玻璃液内部形成电流,以达到融化玻璃液的目的。以往采用的都是三相电放电的方式,但本窑炉由于炉体较大,如采用三相电放电的方式,容易造成偏流现象,且比较严重。而采用两相电点对点放电的方式则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窑炉主体内部1中玻璃液温度均匀,能达到较好的融化效果。另一个突出特点是窑炉中玻璃液对池壁2的磨损相对较慢,延长了窑炉的使用寿命(可正常使用40个月以上)。从而真正做到了节能降耗,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且提高窑炉使用寿命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龙光天旭太阳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龙光天旭太阳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216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吊桩
- 下一篇:包装、储存茶叶的塑料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