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能消除试件侧向力的伺服摆动作动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21445.3 | 申请日: | 200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489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发明(设计)人: | 程永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新三思动态试验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22 | 分类号: | G01N3/22;G01M13/04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曲志波 |
地址: | 250032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除 侧向 伺服 动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液伺服动态扭转试验机,尤其涉及电液伺服动态扭转试验机上的伺服摆动作动器。
背景技术
伺服摆动作动器是实完成对轴类试样的扭转疲劳的执行元件,通常伺服摆动作动器安装于工作台上,轴类试样的一端与伺服摆动作动器输出轴的夹具连接,另一端与工作台的尾座上的夹具连接。现有技术中的摆动作动器与工作台采用刚性连接。在实际试验过程中,由于试件的轴线在安装过程中不可能完全与伺服摆动作动器轴线重合,产生侧向力,由此产生的侧向负载,会施加到伺服摆动作动器上,而伺服摆动作动器是一种高速交变运转的元件,不可避免的使活塞和缸体之间产生很大的接触应力,在伺服摆动作动器进行交变循环加载过程中会导致伺服摆动作动器活塞与缸体之间的油膜破损,从而使活塞与缸体烧结,造成伺服摆动作动器失效。最终导致油膜破损,从而使活塞与缸体烧结,使摆动作动器失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摆动作动器,它具有高扭转刚性、非扭转方向低刚性的特点。
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伺服摆动作动器缸套通过设置于缸套端面上的弹簧片与支座连接。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将现有伺服摆动作动器两侧的刚性固定零件更改为弹性元件——弹簧片,使伺服摆动作动器的扭转方向的刚度不变而轴向刚度大大降低,在非扭转方向受到载荷后弹簧片很容易产生变形,从而抵消由于试样的安装不同轴产生的非扭转载荷对伺服作动器的损伤,保护摆动作动器的长期正常运转。因此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实现了技术目的。
所述弹簧片为0.5毫米弹簧钢片。在伺服摆动作动器两侧层叠设置的弹簧片构成弹性支撑,根据扭矩的不同增加弹簧片的数量,避免在试验过程中来自试样轴向变形对伺服摆动作动器的损伤。所述伺服摆动作动器的缸套通过4片弹簧片与支座连接。所述伺服摆动作动器缸套通过4组层叠设置的弹簧片与支座连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侧面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面视图;
图3是试样安装有夹角β时弹簧片产生变形示意图;
图4是来自试样轴向力使弹簧片产生变形示意图;
图中:1、试样,2、夹具,3、弹簧片,4、安装支座,5、伺服摆动作动器,6、缸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分别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视图和正面视图,伺服摆动作动器5缸套6端面和安装支座4之间采用弹簧片3连接,优选4组层叠设置的弹簧片与支座连接,也可通过4片弹簧片与支座连接,从而实现柔性连接而不是现有技术中的刚性连接。图3所示为试样的轴线与伺服摆动作动器的轴线有β夹角,柔性的弹簧片产生变形,从而使由于不同轴产生的非扭转力由弹簧片消除。图4所示为试样安装不正确产生轴向力使弹簧片产生变形,减小了伺服摆动作动器承受的轴向力。根据扭矩的不同增加弹簧片的数量,扭矩500N·S时弹簧片数为1片,扭矩1000N·S时弹簧片数2片,依此类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新三思动态试验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济南新三思动态试验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214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