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并线络筒两用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21237.3 | 申请日: | 2007-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515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9 |
发明(设计)人: | 崔殿文;吴树森;齐兆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营市天信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28 | 分类号: | D02G3/28;B65H54/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091山东省东营***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络筒 两用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机械的络筒机的改造,特别涉及一种并线络筒两用机。
二、背景技术:
纺织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快,市场需求档次越来越高,高支高密品种越来越多,合股纬纱需求量越来越大,单纯购买并纱机并纱一来投资大,二来由于并纱机采用直管并纱,在使用过程中退绕阻力大、断头较多,且易产生纬缩或单纱疵布,络筒机改造并纱机后,使筒纱由直管变为锥管,张力一致、成形较好,减少了退绕阻力及纬纱粘连而停台,降低了纬缩或单纱疵布。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解决纬线在使用过程中断纱、单纱、纬缩疵点较多影响产品质量的并线络筒两用机。
其技术方案是:由支架(12)、底座(13)、探纱杆(9)、纸管(11)和槽筒(10)组成,所述的底座上设有支架,支架(12)上设有探纱杆(9)、纸管(11)和槽筒(10),所述的支架(12)的侧面设有并线支架(14),所述的并线支架(14)上依次设有控制杆(2)、断纱感应器(3)、张力控制盘(4)、导纱钩(5)、电切刀(6)、计长仪(7)和导纱轮(8),控制杆(2)设在并线支架的末端下方,断纱感应器(3)设在并线支架的末端,纱线经过控制杆(2)、断纱感应器(3)和设在并线支架上方的张力控制盘(4)、导纱钩(5)、电切刀(6)、计长仪(7)和导纱轮(8)、探纱杆(9)进入槽筒(10)并线。
所述的底座(13)上设有一个以上的插纱锭(1)。
所述的底座(13)上设有两个插纱锭(1)。
所述的插纱锭(1)上放筒纱,纱线通过控制杆(2)进入断纱感应器(3)所对应的槽口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现有络筒机的改造,有效地节省了资金,减少了断头,提高效率,降低疵布,既可并纱也可络筒,一机多用,提高了经济效益。
四、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其技术方案是:由支架12、底座13、探纱杆9、纸管11和槽筒10组成,所述的底座上固定支架,侧面有两个插纱锭1,支架12上设有探纱杆9、纸管11和槽筒10,所述的支架12的侧面设有并线支架14,所述的并线支架14上依次设有控制杆2、断纱感应器3、张力控制盘4、导纱钩5、电切刀6、计长仪7和导纱轮8,控制杆2设在并线支架的末端下方,断纱感应器3设在并线支架的术端,纱线经过控制杆2、断纱感应器3和设在并线支架上方的张力控制盘4、导纱钩5、电切刀6、计长仪7和导纱轮8、探纱杆9进入槽筒10并线。
使用时,插纱锭1上放筒纱,纱线通过控制杆2进入断纱感应器3所对应的槽口中,进入张力控制盘4(根据纱支不同增减张力片)进入导纱钩5,再进入电切刀6中间,通过计长仪7进入导纱轮8将纱压在络筒机探纱杆9上,将纸管11压在槽筒10进行并线。如果所并纱线其中有一根纱断时,断纱感应器3立即连动切刀切断纱线,探纱杆9因无张力使纱锭上升脱离槽筒,这样避免单纱和磨纱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营市天信纺织有限公司,未经东营市天信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212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装在轿车A柱下部外侧的车身空腔隔音块
- 下一篇:一种打火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