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下水管异味自动隔离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21107.X | 申请日: | 2007-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520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9 |
发明(设计)人: | 吴元修;文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元修 |
主分类号: | E03C1/298 | 分类号: | E03C1/29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100山东省莱芜市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管 异味 自动 隔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下水管道上用的阻隔异味的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下水管异味自动隔离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安装在下水管道用于防止下水管内异味上返的装置多为S形存水弯,在其中注入一定量的水用以隔离下水管内异味,防止下水管道内异味窜入室内。其不足之处是:一是S形存水弯占用空间大,其两端接头不在同一条轴线上,不易对位和安装;二是S形存水弯处容易被污物堵塞;三是若长时间使用而没有向存水弯内注水,则其中的水就会蒸发消失,下水道内的异味还会窜入室内,使S形存水弯的隔异味功能形同虚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安装方便,占用空间小,不会被污物堵塞,能够自动隔离下水管道内异味的下水管异味自动隔离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下水管异味自动隔离装置由上接头管、下接头管、过渡管、挡板、配重块构成,共同轴线上的上接头管和下接头管之间密封连接着漏斗形过渡管,过渡管的内径大于上接头管的外径,在过渡管的侧壁上开有检查孔,在检查孔上设有密封盖;位于过渡管内的上接头管下端管口处水平设置着挡板,挡板通过铰链铰接在上接头管下端的外壁上,挡板一端连有配重块,另一端上表面设有直径大于上接头管内径的用于密封上接头管的弧形突起。
具体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上下接头管连接在下水管路上,配重块的重力作用使挡板上的弧形突起紧堵在上接头管的下端口上,只有当下水管道内有水通过时,在水的重力作用下才能克服配重块的重力,将挡板打开;下水通过后,挡板在配重块的作用下复原,弧形突起重新紧堵在上接头管的下端口处,从而防止下水管道内的异味返窜入室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结构简单,使用、安装、维修方便,占用空间小,能够有效自动隔离下水管道内的异味,可长期使用而不会丧失隔异味作用;与下接头管相连的过渡管下部呈漏斗状,有利于污物顺畅排放,不会被污物堵塞;检查孔的设置有利于检查维修过渡管内的密封装置。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沿中心线的纵向剖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该下水管异味自动隔离装置由上接头管1、下接头管2、过渡管3、挡板4、配重块5构成,共同轴线上的上接头管1和下接头管2之间密封连接着漏斗形过渡管3,过渡管3的内径大于上接头管1的外径,在过渡管3的侧壁上开有检查孔6,在检查孔6上设有密封盖7;位于过渡管3内的上接头管1下端管口处水平设置着挡板4,挡板4通过铰链铰接在上接头管1下端的外壁上,挡板4一端连有配重块5,另一端上表面设有直径大于上接头管1内径的用于密封上接头管1的弧形突起8。挡板4可选用硬质的塑料或橡胶制成,配重块5可选用密封包裹在塑料或橡胶外壳内的铅块、铁块或铜块,以防止配重块5遭受腐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元修,未经吴元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211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