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肢体治疗支架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21010.9 | 申请日: | 2007-04-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623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 发明(设计)人: | 张淑真;陈宁;刘英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淑真 |
| 主分类号: | A61B19/00 | 分类号: | A61B19/00 |
| 代理公司: | 济宁众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效宁 |
| 地址: | 272000山东省济宁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肢体 治疗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肢体治疗支架,作为托架用于肢体治疗时的支撑。
背景技术:
现在所使用的肢体治疗支架,一般只是下肢治疗支架,其高度是固定的,不能上下调节,不能适应不同身高的人,并且没有专门的上肢治疗支架,使上下肢部位的伤者在进行治疗时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肢体治疗支架,适应不同身高的人进行上下肢的治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在底座上固定支杆,支杆的上端固定下肢支架,下肢支架上面中部有一个凹槽,支杆由可相对移动并能定位的套筒和立柱构成,套筒固定在底座上,立柱上端与下肢支架下面固定,立柱下部分插入在套筒内孔中。底座用于支撑在地面上,当调整套筒和立柱的相对位置时,就可以调整下肢支架的高度,适应不同的病人,下肢凹槽用于支撑病人的下肢。
下肢支架上面有可以固定在其上的上肢治疗面板,这样在调整高度后,可以适合治疗上肢病人,取下上肢治疗面板又可以治疗下肢病人。
上肢治疗面板底面连接固定杆,固定杆插入在下肢支架对应的竖孔内,使上肢治疗面板定位在下肢支架上。
上肢治疗面板的固定杆下部有锯齿豁口,下肢支架下部横向布置弹簧插销,弹簧插销前端对应在固定杆的锯齿豁口处,这样可以将上肢治疗面板锁住,使与下肢支架的固定更牢固。
立柱有锯齿面,套筒外壁上固定弹簧插销,弹簧插销的前端插入在立柱锯齿面上。锯齿面由横面和斜向下的面构成,向上拉动立柱时,锯齿斜面顶开弹簧插销,立柱被向外拉出,到预定位置后,弹簧插销卡在锯齿面的横面上对其定位;需要回缩立柱时,需要手动拉开弹簧插销,到预定位置后,放开对弹簧插销的拉动,使其插入在锯齿面上定位。
当套筒内孔和立柱外周面为圆形时,为了避免立柱相对套筒旋转,需要周向定位,在立柱上设有竖向的导向槽,在套筒上设置导向螺钉,导向螺钉的前部穿过套筒壁插在导向槽内,导向槽不是通槽,对立柱向上运动进行限位,这样在拉动立柱时可以避免其与套筒脱开。当套筒内孔和立柱外周面为方形或其它不能相对转动的形状时,可以不设置导向螺钉。
该肢体治疗支架,高度可以调节,并且设有上肢治疗面板,作为支撑可以适应不同身高的病人治疗下肢或上肢,可以起到多功能支架的作用,结构紧凑,造价低,使用方便,可广泛适用于医疗机构对上下肢外伤患者的治疗。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肢体治疗支架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在底座1上固定支杆,支杆由套筒2和立柱3构成,套筒2固定在底座1上,立柱3上端与下肢支架8下面固定,下肢支架8上面中部有一个凹槽9,立柱3下部分插入在套筒2内孔中,下肢支架8上面有上肢治疗面板13,上肢治疗面板13底面连接相互差开位置的四个固定杆12,固定杆12插入在下肢支架8对应的竖孔10内,固定杆12下部有锯齿豁口,下肢支架8下部横向布置弹簧插销11,弹簧插销11前端对应在固定杆12的锯齿豁口处,弹簧插销11与固定杆12的固定可以只选用左右一对,立柱3有锯齿形面4,套筒2外壁上固定弹簧插销7,弹簧插销7的前端插入在立柱3锯齿形面4上,立柱3上有竖向的导向槽5,在套筒2上设置导向螺钉6,导向螺钉6的前部穿过套筒2外壁插在导向槽5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淑真,未经张淑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210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脱卸式除臭造口护理装置
- 下一篇:自助餐炉蒸汽凝固水接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