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钳形针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20998.7 | 申请日: | 2007-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989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发明(设计)人: | 于永梅;于心存;韩翔宇;于松钺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心存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姜明 |
地址: | 274700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钳形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是钳形针。
背景技术
目前,治疗软组织损伤常用的医疗器械为小针刀。其治疗效果虽然较为显著,但因针刀刀口宽大、锋利,对体内血管、神经损伤较大。且治疗过程中患者疼痛较为剧烈,难以接受;若操作不当,极易引起严重的医疗事故;同时因针刀刃口短,仅为单柄,切割分离体内病变组织时无法达到一定的分离力度和时间;难以分离一些硬度较大,弹性较差的组织,如瘢痕和骨性组织等。常用小针刀的这些不足限制了针刀技术的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易于加工、操作方面、安全可靠的钳形针。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钳形针包括钳形针头、上针柄和下针柄,上针柄和下针柄的前端都设置有针头,上针柄和下针柄通过铰链连接在一起。
上针柄和下针柄的中后部内侧设置有复位弹簧;上针柄的后部内侧设置有限位片,下针柄的后端设置有手指环。
本实用新型的钳形针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一、钳形针针头光滑,进入体内后对病变组织仅做钝性分离,不易损伤血管和神经。
二、其撑开分离力度大,尤其适用于松解弹性较差粘连、疤痕、挛缩病变组织和骨性组织等。
三、其撑开分离的角度及大小可以通过限位片控制,保证了治疗的安全性。
四、对病变组织的撑开分离能维持必要的时间,进而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五、手术操作简便快捷,技术易掌握,切口小,术后不用缝合,经加压包扎即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为钳形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钳形针头,2、铰链,3、上针柄,4、复位弹簧,5、限位片,6、下针柄,7、手指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的钳形针,其结构包括钳形针头1、上针柄3和下针柄6,上针柄3和下针柄6的前端都设置有钳形针头1,上针柄3和下针柄6通过铰链2连接在一起。
上钳针柄3和下针柄6的中后部内侧设置有复位弹簧4;上针柄3的后部内侧设置有限位片5,下针柄6的后端设置有手指环7。
本实用新型钳形针适用于两个相邻组织平面分离的治疗或体内囊状病灶的切开;特别适用于慢性软组织损伤之粘连、疤痕、挛缩和内外压力失衡出现的筋膜增厚、滑囊闭锁,增生变形骨关节和骨质增生闭合性松解术中肌纤维纵行的切开、分离。对神经卡压类、骨性管道狭窄类疾病的治疗等更为适用。
本实用新型钳形针加工制作简便,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加工制作即可。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心存,未经于心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209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低温抗扭曲风力发电专用电缆
- 下一篇:滑动式安全挡板及其碎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