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长料加工专用数控冲床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20652.7 | 申请日: | 2007-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042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克伟;刘茂亮;云立刚;王振森;王伟;谷兆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东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1/00 | 分类号: | B30B1/00;B30B15/30;B30B15/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连君 |
地址: | 266400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长 加工 专用 数控 冲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冲床,特别涉及适于超长料冲压加工的数控冲床。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能用于超长料冲压加工的数控冲床,在冲压机本体X轴方向设置一个贯穿其左右侧方的送料机,利用该一个送料机实施超长料在X轴方向上传动输送。通过X轴方向运动调整实现工件定位。由于该送料机在X轴方向上机身长度过大,传动定位精度非常高的滚珠丝杠由于长度受限而不能被选用,只好使用齿条等传动定位精度逊于滚珠丝杠的其他传动技术方式,以至于影响到整个送料机传动定位精度,进而影响到工件的加工品质。且由于机身太长,加工困难,造价昂贵。即便是这样,该类数控冲床加工最大工料长度也很难超越15米。此外,送料机夹具夹持部位极易成为加工死角。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能用于超长料冲压加工数控冲床所存在的上述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超长料加工专用数控冲床,其特别适于超长料的冲压加工。
其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超长料加工专用数控冲床,包括冲压机本体和送料机,上述送料机的数量有两台,两台送料机位于冲压机本体X轴方向上,其中一台送料机设置于冲压机本体左侧方,另一台送料机设置于冲压机本体右侧方。
上述两台送料机之间运行相对独立,并可进行接力传递动作。
上述送料机中,每台送料机包括工作台面、电动机及电动机传动的X轴向滚珠丝杠,该滚珠丝杠的丝母上固定滑块,滑块还配置沿X轴方向的导轨,夹具设置在滑块上。
上述工作台面为减少摩擦力的万向球台面或毛刷台面。
上述夹具位置对应于工作台面X轴方向的侧边。
上述夹具位置对应于工作台面X轴方向内台的某条轴线或中央轴线。
上述冲压机本体可设置在Y轴方向的导轨上,并配置相应动力机构。
上述工作台面能携带滑块沿Y轴方向移动。
上述工作台面设置在Y轴方向的导轨上,并配置相应动力机构;该动力机构设有Y轴向滚珠丝杠和配合丝母,滚珠丝杠及其驱动电机固定联接在机架上,丝母固定在工作台面上。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两台送料机,两台送料机位于冲压机本体X轴方向上,其中一台送料机设置于冲压机本体左侧方,另一台送料机设置于冲压机本体右侧方。在加工超长料过程中,可先由其中一台送料机夹持工件传动输送,另一台送料机处于待命状态,当当前送料机输送位移达到其极限长度时,处于待命状态的送料机可即时接力夹持工件成为当前送料机,进行传动输送,此时先前送料机成为待命送料机。如此交替进行,彼此作出接力传递动作,完成对整个超长料工件在X轴方向上的工位定位。与现有技术比较,由于将整个X轴方向机身进行分解,形成两个相对独立运行X轴方向的“小”机身,能够选用传动定位精度非常高的滚珠丝杠,有利于提高设备的定位精度,提高工件的加工品质;还降低了加工难度,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特别适于超长料的冲压加工。另外,这种接力式的交替夹持,还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送料机夹具夹持部位极易成为加工死角的难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为图1实施方式中某一台送料机局部剖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方式结构原理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结合图1及图2,一种超长料加工专用数控冲床,冲压机本体1设置在Y轴方向的导轨2上,在相应动力机构如Y轴方向滚珠丝杠及丝母等作用下,使冲压机本体1能沿导轨2在Y轴方向上前后移动。送料机3和送料机4结构相同,如送料机3包括一工作台面301,工作台面上设置减少摩擦力的若干万向球302;其设有电动机303及电动机传动的滚珠丝杠304,滚珠丝杠304沿X轴方向设置,滚珠丝杠的丝母上固定滑块305,滑块305还配置沿X轴方向的两条导轨306,夹具5设置在滑块305上,夹具5位置对应于工作台面X轴方向的外边侧3011。送料机3、4均位于冲压机本体1的X轴方向上,送料机3设置于冲压机本体左侧方,送料机4设置于冲压机本体右侧方。送料机3与送料机4之间运行相对独立,彼此之间可进行接力传递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东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东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206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