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磨球用转盘式降温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19979.2 | 申请日: | 2007-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542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发明(设计)人: | 侯宇岷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华民铸锻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36 | 分类号: | C21D9/36;C21D1/62;C21D1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汝银 |
地址: | 250217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磨球用 转盘 降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磨球淬火前的温度控制装置,具体是磨球用转盘式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磨球是广泛应用于各种研磨设备中的最主要的研磨介质之一。近年来,各地研发人员对磨球材料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磨球的各项性能,但磨球淬火前的温度控制是否科学合理也直接影响了磨球的使用效果和寿命。提高磨球的性能的主要途径有两种:一是通过改变磨球材料中的某些合金元素来提高钢球性能;另一种是对磨球的热处理工艺进行科学的检测和控制。磨球的热处理工艺过程包括磨球入水温度的控制,水中淬火时间的控制,以及水温的控制等。其中,磨球入水温度的控制成为磨球淬火工艺过程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和参数。
传统的磨球入水温度控制采用人工方法。人工操作成本高,尤其是因操作者素质不同,仅靠经验难以控制温度,造成误差率很高;同时,工人劳动环境较恶劣(尤其是夏天)。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磨球用转盘式降温装置,在出炉温度相等的条件下大大减小了入水温度误差范围,使淬火后磨球硬度均匀,破碎率下降,成本也大幅度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磨球用转盘式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轴通过上、下轴承座固定在机架的中央,拨轮通过轴套固定设置在主轴上,拨轮外边缘均匀焊接多个拨块,拨块以主轴为中心在机架的轨道槽中移动,轨道槽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主轴与动力机构相连。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主轴的下端设有带轮,所述的带轮通过传送带与减速器的输出轮相连,减速机的输入轮通过皮带连接调速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转盘式降温装置使磨球具有较高的硬度HRC≥60度,冲击值≥10,破碎率≤1%。
2、转盘式降温装置代替传统人工控制入水温度的方法,使工人的劳动环境得以改善,降低了入水温度误差。
3、该降温装置适用于任何磨球的热处理,应用范围广,操作工艺安全、环保,具有较高的推广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适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中:1机架、2主轴承座、3主轴、4拨轮、5减速器、6轨道槽、7下轴承座、8轴套、9拨块、10调速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
主轴3通过推力轴承使其固定在方形机架1的中心。推力轴承分别设置在位于主轴两端的主轴承座2和下轴承座7内,主轴承座2和下轴承座7固定在机架上。机架上固定设有与主轴同轴心的圆盘式轨道槽6,一拨轮4中部通过轴套8与主轴相连接,主轴转动可带动拨轮4同步运动。拨轮4外缘均布多个拨块9,该拨快位于圆盘式轨道槽6内。拨块在圆盘式轨道槽中以中心进行旋转,因而推动磨球缓慢滚动实现磨球的降温。
主轴的下端设有带轮,所述的带轮通过传送带与减速器5的输出轮相连,减速机的输入轮通过皮带连接调速电机10。
该装置的工作原理是:终锻后的钢球温度一般在900-1020度,由于水温和天气因素的影响,磨球入水温度必须控制在760-850度。这样就需要磨球通过进料口滚入圆形的轨道槽中缓慢旋转一周,待其降到入水温度后,从出料口滚出,从而实现入水温度的控制。磨球入水温度的控制,因天气、磨球轨道等因素而调整。
采用了转盘式降温装置后,在出炉温度相等的条件下大大减小了入水温度误差范围,使淬火后磨球硬度均匀,破碎率下降,成本也大幅度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华民铸锻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华民铸锻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99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