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井油气水分离缓冲加热联合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19574.9 | 申请日: | 2007-03-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168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 发明(设计)人: | 于圣洋;袁士林;耿玉霞;李庆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解永智 |
| 主分类号: | E21B43/34 | 分类号: | E21B43/34 |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锡洪 |
| 地址: | 257048山东省东营***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油气 水分 缓冲 加热 联合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油田偏远地区尚未纳入油气集输系统流程的汽车拉油生产井的配套设计的新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单井油气水分离缓冲加热联合装置。
二、背景技术
目前,在单井拉油井场上,设有加热水套炉或管式加热炉、油气分离器和储油罐,由于处理设备的分散,给管理人员带来极大不便,从而给不法分子偷油也造成有机可乘的机会,同时由于处理设备的分散,给油气分离、原油加热和原油计量也增加了一定难度,如水套炉热循环不好,储油罐原油就加热不好,油就放不出来,原油就拉不走,造成原油溢罐、原油温度低计量就不准确,油水分离不好,储罐放水就易把原油带出,给单井拉油管带来很多不便。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单井油气水分离缓冲加热联合装置,解决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由筒体、烟管、封头、烟囱、进油分布管、人孔、压力表接头、安全阀接头、集气包、油水装车管组、浮筒式收油机构、浮筒、固定鞍座、挡板、火筒支架、温度计接头、出气口、出油管、出水管、连通管、隔离液包充液口、液面计安装口、排污口和油气进口组成,其特征在于在筒体中部的右边设有一道挡板、挡板上设有一个浮筒式收油机构,该机构由C型出油连通管、连通管两端由法兰螺栓、螺母连转臂轴承,与转臂轴承连接的通油转轴,与通油转轴中部用法兰连接的两根平行的通油转臂,与通油转臂用法兰垂直连接的浮筒转轴和与设在浮筒转轴两端用螺栓限位的两浮筒组成;浮筒转轴通过两个浮筒的中部,两端不封口;浮筒转轴与通油转臂、通油转轴、C型出油连通管及出油连通管上所设的出油口连通;出油口通过出油管与油水装车管组相接,挡板高于火筒烟管,边沿焊接在筒体上,上边沿焊接在槽钢的一侧,槽钢两端焊接在筒体上,通油转轴通过支撑垂直焊接在槽钢的水平面上。
火筒烟管设为U型,水平设在挡板的左边,所设高度低于挡板高度,一端接烟囱,一端接燃烧器。
出油出水管组的出水管垂直插入挡板右边筒体的底上部,出水管出油管与水平的管组汇管连接。
在筒体的右端上下设有液面计接头,接头上安装有液面计,在液面计上接头上设有与筒体和出管连通的连通管,与出油管连通处设有截止阀。
在筒体的上部从左至右逐序设有人孔、压力表接头、安全阀接头和集气包,在筒体左端设有温度计插口;在筒体下面从左至右逐序设有油气进油口,挡板后排污口和挡板前排污口。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将原油加热、油气水分离、油水储存设为一体,方便操作和管理。
2、浮筒收油机构能随浮筒的高低进行收油,保证油罐车拉走的原油中不含游离水。
3、出水管进口设在筒底部,在水多时可利用出水管,靠筒体内的压力将水装罐拉走,不外排,不污染环境。
4、火筒烟管始终淹没在液体中,不会烧红烧坏延长其使用寿命。
四、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1的俯视图,
图3-图1中A-A的截面图,
图4-C型出油连通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筒体2-烟管3-封头4-烟囱5-进油分布管6-人孔7-压力表接头8-安全阀接头9-集气包10-油水装车汇管11-浮筒收油机构12-浮筒13-固定鞍座14-挡板15-挡板加强筋16-槽钢17-火筒支架18-火筒19-温度计接头h-出气k-出油管m-出水管n-连通管p-隔离液包充液口r1-2-液面计安装口s-隔板后排污口t-隔板前排污口u-油气进口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公开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通过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解永智,未经解永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95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