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纳米流体工质的CPU散热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19379.6 | 申请日: | 200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760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发明(设计)人: | 朱海涛;王继鑫;张灿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3/34 | 分类号: | H01L23/34;H01L23/427;G06F1/20;H05K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42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纳米 流体 工质 cpu 散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纳米流体工质的CPU散热器,属热交换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简称CPU,是计算机正常运行的最重要的零件之一,其散热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计算机的寿命及运算的品质。随着CPU的主频越来越高,发热量也越来越大。如果不能将CPU工作时产生的大量热量及时发散出去,就严重影响它的工作性能。因此,防止过热和散热成了计算机设计的一个重大难题,散热器作为CPU冷却的主要器件也得到了显著的关注。
目前最常用的CPU散热器从原理上主要有两类,一是采用液体散热,包括水冷、油冷等,这种方式成本高,液体易泄露,存在安全隐患;另外,安装使用也比较复杂。另一种最常用的就是风冷散热方式,风冷散热器一般分为散热片和风扇两部份,散热片和CPU直接接触,它负责将CPU的热量引出,风扇则使空气流动,将CPU上热量带走。目前,为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效率,通常的做法是提高风扇转速,另一种就是加大散热器的散热面积。但是这两种方法都有弊端,前者引起巨大的噪声,后者加大了散热器的体积,这与计算机向更小、更快的发展目标相背离。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CPU散热器件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吸热功能强、散热效率高的CPU散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具有纳米流体工质的CPU散热器,主要由沸腾池、热管、纳米流体、散热翅片组成,其中,沸腾池1为内部具有空腔的焊接密封长方体,在沸腾池上板2上焊接有热管3;热管3的内腔与沸腾池1的空腔相互贯通,且腔内充有纳米流体4作为工作介质,热管3外表面设置有散热翅片5;沸腾池上板2设置有向沸腾池空腔注入纳米流体工质的注液口8。散热器通过卡簧使沸腾池下板(6)的外底面与CPU紧密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热管为一组热管,热管的数目为2-12根,且与沸腾池上板2垂直焊接;所述的纳米流体为铜纳米流体,纳米流体中铜纳米颗粒的含量(体积分数)为0.01-2%,铜纳米颗粒的粒径为10-30nm;沸腾池下板6与纳米流体4接触的内侧设置有多孔纳米金属层7,该多孔纳米金属层7与沸腾池下板6紧密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原理是利用重力热管原理,即纳米流体在封闭管道里自然循环冷却。该装置中,沸腾池1及热管3的连通空腔内装有纳米流体4。纳米流体4的基液为水、乙醇、丙酮、甲苯、石油醚的其中之一。当计算机工作时,CPU的温度就会升高,沸腾池下板6通过多孔纳米金属层7将热量传递给纳米流体,纳米流体的温度升高蒸发变成气体,从而带走所产生的热量;纳米流体蒸发为气体上升到热管中进行散热,并冷凝为液体,散热后的液体又回流到沸腾池底部,完成一个循环。多孔纳米金属层7能够增大接触面积、降低相变成核位垒,从而强化换热。纳米流体具有较高的导热系数、较大的热容量、较低的相变温度,从而具有较高的换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冷却效果好。热管作为散热器主体,散热效率高;纳米流体作为工作介质,导热系数大、热容量大、相变温度低,换热效率高;多孔纳米金属层能够增大接触面积、降低相变成核位垒,从而强化换热。
(2)整个器件采用全密封设计,不易产生液体泄露,使用安全。
(3)该装置没有可动部件,低噪音、无能耗。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中:1、沸腾池,2、沸腾池上板,3、热管,4、纳米流体,5、散热翅片,6、沸腾池下板,7、多孔金属纳米层,8、注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沸腾池、热管、散热翅片组成,其中,沸腾池1为内部具有空腔的焊接密封长方体,在沸腾池上板2焊接有一组热管3,数量:4支,在热管3及沸腾池1的贯通空腔内充有纳米流体4作为工作介质,热管3的外表面设置散热翅片5,沸腾池下板6与纳米流体接触的内侧设置有紧密接触的多孔纳米金属层7,沸腾池上板2设置有注入纳米流体工质的注液口8。散热器通过卡簧使沸腾池下板6的外底面与CPU紧密接触。
该装置中,一组热管垂直焊接与沸腾池上板,热管上设置散热翅片,这样散热面积大,散热效率高;采用铜纳米流体作为工作介质,纳米流体中铜纳米颗粒的含量(体积分数)为0.01-2%,铜纳米颗粒的粒径为10-30nm。纳米流体具有较高的导热系数、较大的热容量、较低的相变温度、较好的稳定性,从而具有较高的换热效率;沸腾池下板与纳米流体接触的内侧设置有多孔纳米金属层,能够增大接触面积、降低相变成核位垒,从而强化换热。沸腾池和散热翅片采用易导热金属制成,本实施例中沸腾池采用金属铜加工焊接制造而成,散热翅片采用铝合金加工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未经青岛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93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