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流动水体调节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19134.3 | 申请日: | 2007-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718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陈罘杲;刘曦;杨譿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景春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C02F7/00;C02F1/28;C02F1/50;A01K6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800山东省日照***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动 水体 调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体净化设备,尤其是一种流动水体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在很多养殖地区,由于养殖水体的长期使用,水体受到污染,致使鱼虾大量死亡,给养殖户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阻碍了地区养殖业的发展,因此,水产养殖业的水体调节技术一直以来得到很大重视,目前,其主要调节方法有:1、在池塘中采用增氧设备,使水体不断运动达到增氧目的;2、在水体中投入一定量的化学药物水体净化材料,实现灭菌的目的;3、有少部分养殖户采用纳米陶瓷片、纳米净化球体材料等浸入池塘达到调节水体的作用。上述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虽然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却存在以下不足:1、池塘增氧设备结构复杂,运行成本较高,水体流动范围较小,虽有增氧效果,但效率很低;2、在水体中投入少量的化学药物,虽然达到一定的灭菌、抑菌效果,但是时效较短,甚至有许多负面作用;3、纳米陶瓷片、纳米净化球体材料具有活化水体分子之间的聚合态以及调节PH值的作用,但是投入量较大,材料沉积后会造成塘床升高,给后期的养殖带来很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流动水体调节装置,该装置具有活化水体、抑制有害菌体、调节水体PH值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流动水体调节装置,包括水泵、设有进出水孔的调节箱等,其结构要点是调节箱是由外壳和调节床构成,在调节床的内部设有一端开口的中空管,其开口的一端与所述的进水孔连接,中空管与调节床的床壁形成密封的仓体,并在仓体内设有调节质体,其中,在中空管的管壁和调节床的床壁上设有透水孔;所述外壳与床壁之间为储水仓,并与所述的出水孔接通;所述水泵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进水孔的另一端连接,并在进水孔处设置滤网。
所述的调节质体为:①吸附材料颗粒,②催化材料颗粒,③灭菌材料颗粒,④负离子材料颗粒中的至少一种。
在所述调节箱的进水孔端设有活动式密封盖。
所述调节箱可以设置1-5个进行串联连接或者并联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1、采用水泵与调节箱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水体在流动过程中调节的功能,有效地满足连续净水的需求;2、调节质体可以为多种调节材料的混合体,达到了对不同水质的水体都能够充分调节的目的;3、由于水体在调节过程中是动态的,因此,达到了增氧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示意图。
图中:1、外壳,11、进水孔,12、出水孔,13、密封盖,2、调节床,21、透水孔,22、滤网,3、中空管,4、调节质体,5、储水仓,6、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以下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外壳1为圆筒形状,也可以为方形,并在外壳的两端设置进出水孔11、12,在外壳1的内部设有调节床2,并在其床壁上设有透水孔21,在调节床2的内部设有一端开口的中空管3,并在其管壁上设有透水孔21,其开口的一端与进水孔11连接,而进水孔11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水泵6的出水口连接,并在进水孔11处设置滤网22,其目的是初步滤除待处理水中的悬浮物;中空管3与调节床2的床壁形成密封的仓体,并在仓体内设有调节质体4,调节质体4可以是吸附、催化、灭菌、负离子等材料颗粒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混合体,具体使用何种调节质体,则根据水质情况决定;在外壳1与调节床2之间为储水仓5,并与出水孔12接通,在外壳1的进水孔11端设有活动式密封盖13,其目的是可随时更换调节质体,也便于对其内部进行清洗和检修。
调节箱可以设置1-5个进行串联连接或者并联连接,当采用串联连接时,可以把不同的调节质体分别放入各个调节箱,因此,使用此种方式调节质体的放入量较大,能够更加充分地调节水体,而且调节质体的更换周期加长,操作更加简便,使用寿命也会延长;当采用并联连接时,可以在短时间内处理调节更多的水量,能够使养殖体更加及时地享用调节后的水体,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养殖体的死亡率。在使用过程中具体采用何种连接方式,则根据待处理水的水质、水量等因素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景春,未经刘景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91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埋式废水厌氧处理装置
- 下一篇:分体式太阳能低温储粮吸收式制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