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给料机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19008.8 | 申请日: | 2007-0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710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 发明(设计)人: | 孟凡英;刘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凡英 |
| 主分类号: | B65G33/08 | 分类号: | B65G33/08;B65G33/24 |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巩同海 |
| 地址: | 272100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给料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输送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给料机。
背景技术
目前,给料机被广泛应用于煤炭、冶金、电力、化工、建材等行业的物料输送领域,给料机的结构通常是这样的:入料口处设一连接段,连接段的上部安装于储料仓的下口,用于衔接来料,联接段的下部连接导料槽,导料槽的底部安装带有驱动系统的给料装置,导料槽的出料端安装出料溜槽。给料装置的形式有多种,有连续回转式的,如甲带式、胶带式和链式,有底板往复式,还有底板振动式等等。上述所有方式都存在这样一个问题,给料机的下面会有撒料。出现撒料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给料装置和导料槽的接缝处密封性不好,会有碎料不断溢出;二是连续回转式给料装置,会有碎料粘在回转部件上,回转部件运动到给料机底部的部分不断有碎料撒落下来。撒料落在给料机的下面,污染地面;还会有料尘迷漫在空气中,污染空气;撒料需要人工清理,生产自动化程度难以提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自动收集撒料的给料机。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即一种给料机,包括安装有驱动系统的给料装置,给料装置的一端设有出料溜槽,其特征在于给料装置的下部设有集料槽,集料槽的一端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与出料溜槽相通,集料槽的底部设有输送装置。
输送装置为螺旋绞龙,螺旋绞龙通过传动装置与给料装置的驱动系统连接,使用给料装置的驱动系统,也可以根据需要使用独立的驱动系统。
传动装置可以是皮带、皮带改向轮组、齿轮组或蜗轮蜗杆组合,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传动装置。
为了适应不同的输送装置,集料槽的横截面呈V型、U型或圆弧型,将撤料集中在集料槽底,以方便输送装置将撤料输送出去,输送螺旋安装在集料槽里面贴近底部的位置,其轴线方向可以是水平的,也可以是倾斜的。
驱动系统为电动机-减速机的组合,根据不同的需要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的驱动系统。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自动收集撒料,便于对现有设备进行技术改造的优点,彻底解决了给料机底部撒料的问题,提高了物料输送的效率,减轻了环境污染,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自动化程度,可广泛应用于煤炭、冶金、电力、化工、建材等行业的物料输送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示意图;
如图中所示:1给料装置的驱动系统,2传动装置,3给料装置,4集料槽,5螺旋绞龙,6出料溜槽,7出料口,8独立的驱动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所示,给料机的给料装置3下部设有横截面呈V型的集料槽4,集料槽4底部的纵向是水平的,底部设有螺旋绞龙5,集料槽4的出料口7与出料溜槽6相通,螺旋绞龙5通过传动装置2与给料装置的驱动系统1连接,传动装置2为皮带改向轮组合,给料装置的驱动系统1为电动机-减速机组合,工作时,撒料从给料装置3的缝隙落入集料槽4中,或给料装置3的回转部件转动使粘滞物落入集料槽4中,因为集料槽4的横截面呈V型,撒料都集中在了集料槽4底部,随着底部的螺旋绞龙5的转动被推向出料口7,最终通过出料口7进入出料溜槽6中。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给料机的给料装置3下部设有横截面呈V型的集料槽4,集料槽4底部的纵向是水平的,里面设有螺旋绞龙5,螺旋绞龙5使用独立的驱动系统8作为驱动装置,驱动系统8为电动机-减速机组合,由于使用了独立的驱动系统8,相对于实旋例1螺旋绞龙5的控制更加灵活,其他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如图5所示,给料机的给料装置3下部设有横截面呈V型的集料槽4,集料槽4底部的纵向是倾斜的,里面设有螺旋绞龙5,螺旋绞龙5通过传动装置2与给料装置的驱动系统1联接,传动装置2为皮带改向轮组合,给料装置的驱动系统1为电动机-减速机机组合,集料槽倾斜放置有利于撒料向出料口7方向运动,相对于实施例1撒料更容易被输送,其他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如图6所示,给料机的给料装置3下部设有横截面呈V型的集料槽4,集料槽4的底部是倾斜的,里面设有螺旋绞龙5,螺旋绞龙5使用独立的驱动系统8作为驱动装置,独立的驱动系统8为电动机-减速机组合,其他同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凡英,未经孟凡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90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