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车电池均衡充电维护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18799.2 | 申请日: | 2007-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167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发明(设计)人: | 薛泰安;徐全来;张健;刘锡珍;吴全桥;张立国;宋明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澳柯玛电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7/14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连君 |
地址: | 266510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车 电池 均衡 充电 维护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车的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蓄电池作为电动车的一个关键元件,其质量直接影响着电动车的行驶距离。因为电池的自放电、内阻、容量存在差异,再加上充电器质量差,造成电池容量差异越来越大,电动车行程距离越来越短,在电动车蓄电池中85%以上存在这种现象。蓄电池电压越高,这种现象越明显。随着市场对电动车速度、续行里程的要求的提高,电动车的蓄电池电压从24V到36V又发展到48V、60V,电压越来越高,电池组配对的难度变大,配对质量变差,这就需要有一种系统来调整补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车电池均衡充电维护系统,其具有在充电的过程中能够对电池组中电压偏高的电池进行脉冲放电维护,有效均衡电池组电压,同时有效的减少蓄电池硫化,确保充电结束后每块电池都能达到最大容量,不会因电池间本身的差异造成长期使用中差异的恶化。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动车电池均衡充电维护系统,包括实时检测电路,实时检测电路与单片机处理器电联接,单片机处理器与缓冲器电联接,缓冲器与驱动电路电联接,驱动电路与放电电路电联接,放电电路与电池盒电联接。
上述电动车电池均衡充电维护系统还包括一个为单片机处理器供电的电源电路和一个充电控制电路,电源电路的端脚与单片机处理器的端脚相连接,充电控制电路的一个端脚与单片机处理器的一个端脚相连接。
上述单片机处理器定义的校准端接地,电压检测端接一个标准预置电压,单片机自动计算电阻分压比、参考电压,并保存在单片机内,以后充电时,自动调用该参数,自校完成后,指示灯显示。
上述实时检测电路设置在每节待充电蓄电池的相同端部,每一实时检测电路采集其检测点的电压信号并传输给单片机处理器。
上述单片机处理器通过对实时检测电路采集到的电压信号进行分析,确定出各蓄电池的电压,若某一电池电压过高,单片机处理器给缓冲器发出闭合信号,缓冲器输出脉冲信号,当实时检测电路采集到该蓄电池电压与其他电池电压差小于设定值时,单片机处理器给缓冲器发出断开信号。当某块电池电压达到单节电池最高电压时,而其他电池电压还较低时,单片机控制充电控制电路停止对蓄电池充电,对较高的电池继续脉冲放电,该蓄电池电压与其他电池电压差小于设定值时,单片机控制充电控制电路继续对蓄电池进行充电。
上述缓冲器接到处理器的闭合指令后,通过串联在蓄电池两端的驱动电路控制相应的放电电路闭合,使该蓄电池脉冲放电,当缓冲器接到处理器的断开指令后,通过串联在蓄电池两端的驱动电路控制相应的放电电路断开。
上述放电电路并联在每节待充电蓄电池两端。
上述驱动电路中连接有MOS管,驱动电路通过MOS管控制放电电路断开与闭合。
上述单片机处理器还具有在充电结束后控制电源停止为蓄电池充电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各蓄电池相同端部设置了一个实时检测电路,各实时检测电路将采集到的对应的蓄电池电压信号传输给单片机处理器,单片机处理器将信号进行对比,确定出电压过高的蓄电池,给缓冲器一个闭合信号,使该蓄电池对应的驱动电路中的MOS管导通,使该蓄电池对应的放电电路导通,对该蓄电池进行脉冲放电;当处理器发现该蓄电池与其他蓄电池电压相同时,即给缓冲器一个断开信号,使该蓄电池对应的驱动电路中的MOS管断开,使该蓄电池对应的放电电路断路,该蓄电池停止放电,使各蓄电池都能够均衡的充电,有效的减少了硫化,使充电完毕后的各蓄电池都能够达到最大容量。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单片机处理器的结构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缓冲器的结构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充电控制电路的电路结构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实时检测电路、驱动电路、放电电路和电源电路的连接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澳柯玛电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澳柯玛电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87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纸基蜂窝复合墙板
- 下一篇:改进的微型串列埠电连接器的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