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盗楔形夹扣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18485.2 | 申请日: | 2007-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093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发明(设计)人: | 范秀涛;李民;张曙伟;刘世萱;付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3B19/12 | 分类号: | B63B19/12;E05B3/00;E05B65/00 |
代理公司: | 青岛海昊知识产权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中南 |
地址: | 266001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盗 楔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用舱口盖楔形夹扣,具体说是一种舱口盖防盗楔形夹扣。
背景技术
已有船用舱口盖通常是由楔形夹扣与舱口围板紧固,并利用一把挂锁锁住舱口盖。采用这种方式紧固的舱口盖可以很容易地从外面和里面开启(不锁的情况下)。对于有人职守的船只及海上建筑,安装这样的舱口盖可以使人员的出入变得简单、方便。但对于无人职守的海上建筑(如海上观测平台、大型海洋资料浮标等),从安全角度来说安装这样的舱口盖是很不合适的,因为舱口盖开启简单,而且挂锁也很容易被破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防盗功能的楔形夹扣,它可以克服传统楔形夹扣的上述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防盗楔形夹扣2是将传统楔形夹扣1中的把手8修改设计为转轴9,并增设了保护罩10及防水盖11。转轴9必需通过专用把手12才能转动,从而带动楔形内把手6转动,实现舱口盖3的开启或关闭。保护罩10采用钢管制造,焊接在舱口盖3上,具有一定的长度,因其内部空间有限,所以能有效阻止利用其他工具(如管钳、扳手、螺丝刀等)企图转动转轴9的行为。
这种防盗楔形夹扣必须使用专用工具才能开启或关闭,从而使采用该防盗楔形夹扣的舱口盖的安全性得到了极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舱口盖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2是舱口盖俯视示意图。
图3是楔形夹扣剖面示意图。
图4是防盗楔形夹扣剖面示意图。
图5是专用把手俯视示意图。
图6是专用把手侧视剖面示意图。
其中,1楔形夹扣、2防盗楔形夹扣、3舱口盖、4舱口围板、5铰链、6楔形内把手、7锁扣、8把手、9转轴、10保护罩、11防水盖、12专用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图3所示,楔形夹扣1安装在舱口盖3上,通过转动楔形夹扣1中的把手8带动楔形内把手6转动,从而实现舱口盖3与舱口围板4之间的开启或关闭。在锁扣7上配置挂锁可以将舱口盖3和舱口围板4锁在一起。
显然,在无人职守的海上建筑(如海上观测平台、大型海洋资料浮标等),从安全角度来说安装这样的舱口盖是很不合适的,因为挂锁很容易被撬开、破坏。一旦挂锁失效,那么通过舱口围板4进入舱内就变的相当简单,只要转动几只楔形夹扣1的把手8即可打开舱口盖3。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将楔形夹扣1进行了结构调整设计,使之成为一种防盗楔形夹扣2,如图4所示。
该防盗楔形夹扣2将楔形夹扣1中的把手8修改设计为转轴9,并增设了保护罩10及防水盖11。转轴9必需通过专用把手12(如图5、6所示)才能转动,从而带动楔形内把手6转动,实现舱口盖3的开启或关闭。
保护罩10采用钢管制造,焊接在舱口盖3上,具有一定的长度,因其内部空间有限,所以能有效阻止利用其他工具(如管钳、扳手、螺丝刀等)企图转动转轴9的行为。从而使采用该防盗楔形夹扣的舱口盖的安全性得到了极大提高。转轴9的轴端头形状也可以与专用把手12配合设计成比较少见的形状(如三角形、七角形、星形等),从而增加企图使用常规工具转动转轴9的难度。
防水盖11可以防止水、雾及潮气腐蚀转轴9,从而可以保证防盗楔形夹扣2能够长期正常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未经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84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