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柴油机排气门桥检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18476.3 | 申请日: | 2007-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685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5/00 | 分类号: | G01M15/00;G01M15/04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玉峰 |
地址: | 261001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柴油机 气门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产品检测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检测柴油机排气门桥性能检测的柴油机排气门桥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大功率柴油机是人们当前用来装配大型运输工具的一种动力设备,由于装备大功率柴油机的运输工具承载大,所以对制动装置的要求较高,因此EVB排气制动装置被广泛的应用于大功率柴油机以提高制动性能。而在整个EVB排气制动装置中,柴油机排气门桥是一个重要的部件,它对排气制动功率的提升,降低了喷油器的油头温度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柴油机排气门桥性能的测试、了解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其对柴油机气门开启关闭时间的控制,是柴油机EVB排气门桥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但是由于目前人们还没有专门的用于检测柴油机排气门桥这一性能指标的检测设备,这给人们对柴油机排气门桥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柴油机排气门桥检测装置,它能够方便的检测柴油机排气门桥控制柴油机排气门桥开启关闭时间,方便了人们对柴油机排气门桥的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柴油机排气门桥检测装置,包括安装在支架上的检测本体,所述检测本体设有可安装柴油机排气门桥的气门和可为安装在气门上的柴油机排气门桥供油的供油装置,所述气门连接有可驱动气门开启的驱动装置,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可指示气门开启和关闭的指示装置和时间读取装置。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供油装置包括可与安装在气门上的柴油机排气门桥连通的油道,所述油道上设有油道开关。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与支架铰连接的下拉手柄,所述气门与下拉手柄之间连接有链条。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指示装置包括所述下拉手柄上设有的指针,所述支架上设有与指针相应的刻度尺。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时间读取装置为时间计时器。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检测本体上设有气门间隙调整装置。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支架上设有带有放油阀的接收油槽。
上述技术方案的柴油机排气门桥检测装置,由于是采用了设有安装在支架上的检测本体,在检测本体上设有可安装柴油机排气门桥的气门和可为安装在气门上的柴油机排气门桥供油的供油装置,气门连接有可驱动气门开启的驱动装置,检测装置还包括可指示气门开启和关闭的指示装置和时间读取装置,由于柴油机排气门桥的工作原理为气门开启,EVB气门桥小活塞下行,排气门桥充油,小活塞回退,排气门桥内单向球阀关闭而小活塞保持回退动作,当排气门桥密封面脱开时油被释放,小活塞退回,气门关闭,根据这个原理,本柴油机排气门桥检测装置设计了一个模拟柴油机排气门桥的工作环境,采用将柴油机排气门桥安装在本柴油机排气门桥检测装置的气门上,通过供油装置为其供油的同时将内部的气体排出,以保证柴油机排气门桥正常功能,放气完成后,通过驱动装置开启气门,供油装置继续供油,柴油机排气门桥小活塞下行,然后释放驱动装置并通过时间读取装置开始计时,小活塞回退,柴油机排气门桥内单向球阀关闭,小活塞在柴油机排气门桥内油泄漏完全之前保持气门开启一段时间,该时间即为控制气门开启关闭时间,不仅结构简实用,而且测量方便,方便了人们对柴油机排气门桥性能的了解和使用。供油装置采用与安装在气门上的柴油机排气门桥连通的油道,在油道上设有油道开关,而驱动装置采用与支架铰连接的下拉手柄和在气门与下拉手柄之间连接有链条,并且采用在下拉手柄上设有的指针,在支架上设有与指针相应的刻度尺的指示装置和采用计时器作为时间读取装置,进一步简化了本柴油机排气门桥检测装置的结构,方便了对其的操作。在检测本体上设有气门间隙调整装置,提高了检测结果的精确性。接收油槽可以使检测用油重复利用,降低了检测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柴油机排气门桥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84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