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臭防虫防返水地漏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18103.6 | 申请日: | 2007-0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328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2 |
| 发明(设计)人: | 刘震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震东 |
| 主分类号: | E03C1/282 | 分类号: | E03C1/282 |
| 代理公司: | 淄博科信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红 |
| 地址: | 255000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防臭 防虫 水地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臭防虫防返水地漏,属于排水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在使用的地漏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壳体和水封盖。壳体上有环形的水封槽,水封盖为倒杯形,水封盖的下杯体插入水封槽的中间,在使用时流水落入水封槽内形成环周形的翻水湾,阻止地下管道中的臭气冒出,起到防臭的目的。这种地漏有两个缺点:(1)当长时间没有水流入时,水封槽的水位较低或者干枯,就没有了水封作用,下水管道中的臭气就会冒出,寄生在下水管中的臭虫、蟑螂等也极易从下水口处爬出。(2)当下水道出现堵塞时,容易在地漏处出现返水倒灌现象,影响室内卫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缺陷、使用性能优良的防臭防虫防返水地漏。
其技术内容为:
包括设有环形水封槽的地漏碗和扣合在地漏碗上的地漏盖,地漏盖的底部对应于水封槽设置有短管,短管的下端探入水封槽内,其特征在于:水封槽的内侧壁上端向内倾斜构成圆台,地漏盖上环绕短管的四周均布有漏水孔,增设下封盖和浮球,其中下封盖螺纹固定在地漏碗的底部,下封盖的中心设有出水口,浮球封堵在出水口上,浮球的直径大于圆台上端面的直径。
所述的防臭防虫防返水地漏,下封盖的出水口为球形圆面。
其工作原理为:水封槽内存有积水,短管的下端探入水封槽内,与水封槽内的积水构成水封。当没有水流入地漏时,因浮球靠自重封堵在出水口,防止臭气冒出或虫子爬出;当有水流入时,水封槽中的水溢出流入由水封槽内侧壁、下封盖和浮球构成的腔体中,浮球浮起打开出水口将积水排入下水道内;当下水道中水向上回流时,浮球在水浮力的作用下向上浮动,且由于浮球的直径大于圆台上端面的直径,所以浮球最终会与圆台的内端面封堵,使回流的水不能进入水封槽内,进而实现防返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防臭、防虫、防返水倒灌,尤其适合不是频繁使用地漏排水的场合,使用性能优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地漏盖 2、漏水孔 3、短管 4、地漏碗 5、水封槽 6、下封盖 7、出水口 8、浮球
在图1-2所示的实施例中:地漏盖1扣合在设有环形水封槽5的地漏碗4上,其底部对应于水封槽5设置有短管3,短管3的下端探入水封槽5内,地漏盖1上环绕短管3的四周均布有漏水孔2,下封盖6螺纹固定在地漏碗4的底部,其中心设有球形圆面的出水口7,浮球8封堵在出水口7上,水封槽5的内侧壁上端向内倾斜构成圆台,短管3的下端环绕在圆台四周,浮球8的直径大于圆台上端面的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震东,未经刘震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81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相干式母线型弱电流互感器
- 下一篇:一种锥形放料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