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型二氧化氯发生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17306.3 | 申请日: | 2007-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297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房秀娜;樊德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樊德强 |
主分类号: | C01B11/02 | 分类号: | C01B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14山东省济南市历***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 氧化 发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二氧化氯生产设备,尤其是一种以盐酸和亚氯酸钠为反应物料的小型二氧化氯发生器。
背景技术
二氧化氯具有高效氧化剂、消毒剂以及漂白剂的功能。作为消毒剂,它具有广谱性的消毒效果,可短时间内强力杀灭多种致病菌和病毒,被广泛地应用于公共场所(如游泳池、医院等)、畜牧业养殖场(如养鸡场等)、部分污水或循环水的消毒杀菌之中。但是由于二氧化氯活化液不稳定,要想起到强力消毒的作用应现配现用。现有技术中制备二氧化氯的方法主要为电解法和化学法。使用电解法不仅设备投入高,而且耗能高,无法得到广泛的普及应用。化学法制备二氧化氯是以氯酸钠、亚氯酸钠、次氯酸钠和盐酸、硫酸等为原料制备二氧化氯消毒液,虽然能节约电能,但目前大都是大型和中型设备,结构比较复杂,造价较高,还没有针对小型集体(如游泳池、养殖场、学校等)设计的小型二氧化氯发生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小型二氧化氯发生器,该二氧化氯发生器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节能环保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型二氧化氯发生器,包括反应容器,其特点是所述反应容器为卧式结构,反应容器内设置有曝气搅拌装置,设置在反应容器右端的盐酸进料管和亚氯酸钠进料管插入后延伸至反应容器底部,与真空水射器相连接的出料管设置在反应容器左端。
所述反应容器为圆筒形结构。
所述出料管由气液混合相出料管及气相出料管构成,气液混合相出料管从反应容器左端中心偏上处引出,气相出料管从反应容器左端顶部引出。
盐酸进料管和亚氯酸钠进料管的下端与反应容器底面的间距为4-10mm。
所述曝气搅拌装置由进气管及曝气管构成,曝气管设置在反应容器底部,出气孔设计在曝气管底部。
曝气管上出气孔的密度自右向左逐渐减小。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型二氧化氯发生器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1)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适合游泳池、学校、养殖场等各种二氧化氯需求量较低的用户使用,可以使这些用户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得到二氧化氯液体并完成消毒工作;
(2)不需要加热且非放热反应,因此可以选用价格较低的PVC、PP等材料,既节约成本,又易于制造。
(3)节省电能、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小型二氧化氯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型二氧化氯发生器作以下详细地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小型二氧化氯发生器由反应容器1、真空水射器2及曝气搅拌装置构成。反应容器1为卧式圆筒形结构。盐酸进料管3和亚氯酸钠进料管4从反应容器1右端插入反应容器1,插入深度以管下端与容器底面间距6mm为宜。出料管由气液混合相出料管5及气相出料管6构成,气液混合相出料管5从反应容器1左端中心偏上处引出,气相出料管6从反应容器1左端顶部引出。出料管与真空水射器2相联接。曝气搅拌装置由进气管7及曝气管8构成,曝气管8固定在反应容器1的底部。在曝气管8底部开有出气孔9,且曝气管8上出气孔9的密度自右向左逐渐减小。
使用时,由盐酸进料管3和亚氯酸钠进料管4将反应物料接投入反应容器1,同时从进气管7鼓入空气。进入反应器的盐酸与亚氯酸钠剧烈反应,产物自气液混合相出料管5及气相出料管6排出,经真空水射器2得到二氧化氯溶液。其中,因为曝气管8上出气孔9密度的递减,曝气搅拌装置除起到搅拌作用外还可以根据反应设计要求推动物料前进,以更快更好的完成反应。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型二氧化氯发生器其加工制作非常简单方便,按说明书附图所示依照通用机加工方法加工制作即可。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樊德强,未经樊德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73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鞋架
- 下一篇:不产生氧化氮的臭氧发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