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舌片滑动连接构件的保温装饰板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15712.6 | 申请日: | 2007-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550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刘非;储祥敏;张东传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非 |
主分类号: | E04F13/076 | 分类号: | E04F13/076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曹若材 |
地址: | 116021辽宁省大连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舌片 滑动 连接 构件 保温 装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用的保温装饰板材,特别适用于外墙保温装饰的一种带舌片滑动连接构件的保温装饰板。
背景技术
众所共知,建筑物的保温及装饰是人们所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特别是国家已重点提出要建筑物节能,提高保温效果。虽然目前在市场中常见的建筑用保温装饰板种类繁多,但都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之处,现多是将保温材料粘贴到外墙上后,现场施工保温材料表面的加强层及装饰面层,现场施工复杂、工序多、周期长,装饰面层现场施工很难保证整体装饰效果。且容易出现开裂,涂料脱落等问题.装饰铝塑板、石材干挂板等施工复杂,造价昂贵,且保温效果不好。
经专利检索有申请号为20032010480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保温装饰板,但施工时需要借助轻钢龙骨将其固定在建筑物墙面上,施工麻烦造价高,不易推广。还有授权公开号为CN2682122Y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节能保温装饰板,虽然可以实现工业化生产及现场施工;但制造十分复杂,其保温板的框架采用异型材,且侧面留有波纹,这就需要金属材料来制做,但这就存在热桥效应,影响保温效果。另外保温装饰板与墙面是用粘结方式或螺栓或钢筋相边接与墙面粘接时就有粘接强度及膨胀收缩是否一致,且施工时间长等问题,采用螺钉或钢筋连接也存在如何装饰等问题。还有需在现场施工装配后再喷涂保护层,现场喷涂效果无法同工厂内喷涂效果相比。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为了避免上述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之处,而提供不仅设计结构合理,既施工简单,便于安装,又连接牢固,而且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装饰美观大方和成本低廉的一种带舌片滑动连接构件的保温装饰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带舌片滑动连接构件的保温装饰板,包括保温装饰板,其特征在于:在每块保温装饰板上的四周边侧面上,或是采用一个或是采用一个以上的舌片滑动连接构件进行连接,所述的每个舌片滑动连接构件,由舌片穿插直角件和滑槽直角件组成;舌片穿插直角件的一直角边与墙体连接,舌片穿插直角件的另一直角边面内加工有朝外凸起的,相互平行的两舌片,且两舌片之间留有间距,与两舌片的形状、大小、位置相对应,在滑槽直角件的一直角边面内对称加工有能使两舌片自由滑动的斜滑槽,并通过两舌片的滑动直至将相邻的保温装饰板连接成一体,且其装饰表面平整一致。
所述的相互平行的两舌片,与水平面的夹角在70°以下。
所述的舌片穿插直角件和滑槽直角件,或是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或是采用或高分子材料制成。
所述的保温装饰板,由涂料层、装饰面板层、保温层组成,在保温层上粘接装饰面板层,在装饰面板层上涂覆涂料层。
所述的相邻的保温装饰板之间的连接缝内填充装饰板条,装饰板条与保温装饰板的装饰表面平整一致。其装饰板条是在保温材料上粘贴装饰面板制成。
所述的舌片穿插直角件与墙体的连接,是在舌片穿插直角件的直角边面内分布设有一个以上的固接于墙面的连接孔,于连接孔内或是用膨胀螺栓或是用水泥钉将舌片穿插直角件固接于墙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操作过程于分述于下: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挤塑板、酚醛发泡板或聚氨酯发泡板等制成板状的保温装饰板,其中装饰面板层采用PVC板、塑料板、铝板或无机板等制成装饰面板,其装饰面板上涂覆如水性乳胶漆、真石漆、金属漆或氟碳涂料等装饰涂料的涂料层,因此具有良好的装饰效果,既保护了装饰面板的装饰表面不受损伤又起到装饰和保温的作用;而保温层是采用挤塑板、聚苯乙烯发泡塑料、聚氨酯发泡塑料、酚醛发泡塑料或珍珠盐等制成,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保温板间的缝隙先用粘接料填充底部,再用贴有装饰板条的保温条镶嵌。在外观上看不到连接螺栓,有良好的装饰性。保温装饰板没有采用金属的框架材料,可有效避免用金属材料产生的热桥现像,提高保温功能。而保温装饰板与相邻保温装饰板的四周边侧面之间,是采用舌片滑动连接构件进行连接,其中滑槽直角件一直角边插入保温层中并加以粘接,其另一直角边面内内开有两斜滑槽,舌片穿插直角件的两舌片分别在两斜滑槽内进行滑动;这样舌片穿插直角件可上下活动调节保温板与墙面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非,未经刘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57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主动空气冷却式摩托车发动机
- 下一篇:小直径压缩式封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