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锅炉水雾除尘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15577.5 | 申请日: | 200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584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广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广祥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F23J15/04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曹若材 |
地址: | 116000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锅炉 水雾 除尘 设备 | ||
1、一种锅炉水雾除尘设备,包括烟气进入口(1)、引风机(32)、净化烟气出口管(33),特征在于:其结构由旋风除尘器(2)、烟尘气减速体(3)、粉尘收集室(5)、烟气进入管(8)、一级涡旋脱水分离器(41)、二级涡旋脱水分离器(42)和三级涡旋脱水分离器(26)组成,所述的旋风除尘器(2)由壳体和A中心管(7)组成,在密封壳体上部设有与锅炉烟筒连通相接的烟气进入口(1),A中心管(7)的一端装于壳体内,其另一端伸露在壳顶外,壳体底口连通相接在烟尘气减速体(3)的顶面上,烟尘气减速体(3)的底口连接在粉尘收集室(5)内;伸露在壳顶外的A中心管(7)上分布连接一个以上的烟气进入管(8)的一端,每个烟气进入管(8)的另一端以切线方向连通相接在一级涡旋脱水分离器(41)上,一级涡旋脱水分离器(41)下面连通相接二级涡旋脱水分离器(42),二级涡旋脱水分离器(42)下面连通相接三级涡旋脱水分离器(26),于三级涡旋脱水分离器(26)下面置放水池(39),于水池(39)的一侧壁上以装有阀门(35)的管路与水泵(34)的进口端连通相接,水泵(34)的出口端连接供水循环系统。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水雾除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烟尘气减速体(3),其底口处装设手动的粉尘排放机构,所述的手动的粉尘排放机构由盖板(4)和直角形手动杆(43)组成,与烟尘气减速体(3)的底口位置相对应,盖板(4)的内表面粘接密封层,将盖板(4)的一侧铰接在底口的一侧,盖板(4)的另一侧连接直角形手动杆(43)的一杆段,手动杆(43)的另一杆段伸露在体外。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水雾除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粉尘收集室(5),由壳体、门板(6)和支腿组成,在密封的壳体外底面连接支腿,外侧下部铰接门板(6)的顶部,门板(6)的内表面粘接密封层,门板(6)下部设有能紧锁于壳体上的锁扣板。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水雾除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级涡旋脱水分离器(41),由壳体、B中心管(14)、脱水室(12)和挡板(13)组成,在密封的壳体内,与烟气进入管(8)进口相距在330°以下的圆周角处,设有与壳体相连通的脱水室(12),与脱水室(12)相对应,沿壳体内壁连接直立的挡板(13),在壳体内装设B中心管(14),使B中心管(14)的下半管段的一段装入二级涡旋脱水分离器内的上部,并连接在二级涡旋脱水分离器(42)的顶面上,下半管段的另一段伸露体外。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水雾除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级涡旋脱水分离器(42),由壳体、C中心管(22)、脱水收集室(19)和脱水挡板(18)组成,在密封的壳体内,与一级涡旋脱水分离器(41)的脱水室(12)的位置相同,设有与壳体相连通的脱水收集室(19),与脱水收集室(19)相对应,沿壳体内壁连接直立的脱水挡板(18),在壳体内装设C中心管(22),使C中心管(22)的下半管段的一段装入三级涡旋脱水分离器(26)内并连接在三级涡旋脱水分离器(26)的顶面上,下半管段的另一段伸露体外。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水雾除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级涡旋脱水分离器(26),由壳体、长脱水收集室(25)、长脱水挡板(24)、净化烟出口管(30)、阀门(28)、出水管(27)、引风机(32)、引风管(31)和净化烟气出口管(33)组成,在密封的壳体内,与一级涡旋脱水分离器的脱水室(12)的位置相同,设有与壳体相连通的长脱水收集室(25),与长脱水收集室(25)相对应,沿壳体内壁连接直立的长脱水挡板(24),在壳体上段外侧壁上连通相接净化烟出口管(30)的一端,净化烟出口管(30)的另一端以管路与带有引风管(31)的引风机(32)相接,引风机(32)的出口端连接净化烟气出口管(3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广祥,未经王广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557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秸秆燃气炉
- 下一篇:炉体与导烟装置的密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