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屏蔽辐射热和对流热的保温层有效
| 申请号: | 200720015572.2 | 申请日: | 2007-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673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 发明(设计)人: | 刘智泉;于广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智泉 |
| 主分类号: | F16L59/02 | 分类号: | F16L59/02;F16L59/14;F16L59/08 |
| 代理公司: | 大庆市远东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英华 |
| 地址: | 163711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屏蔽 辐射 热和 对流 保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保温结构,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屏蔽辐射热和对流热的保温层。
背景技术
目前石油化工企业,大量使用的设备和管线保温结构,是在设备和管线的外表面包覆保温材料,保温材料的外表面用镀锌薄钢板进行保护,见图1。图1中:1设备和管线壳体;2保温层;3镀锌薄钢板。该结构利用保温材料导热系统较低的特点,靠阻滞热传导来实现保温的目的,该结构用于温度不高的设备和管线的保温是有效的。但用于高温设备和管线的场合保温效果不好,虽然设计的保温层很厚,保温层外表面的温度仍然较高,热损失大,能源浪费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保温效果好的屏蔽辐射热和对流热的保温层。
本实用新型的屏蔽辐射热和对流热的保温层是在被保温体外壁依次包覆了保温层、镀锌薄钢板,在保温层内设有屏蔽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保温层内间距地设有高温屏蔽层和低温屏蔽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在高温屏蔽层和低温屏蔽层上开有通气孔。
本设计应用传热学理论的基本原理,在传统的保温层里面,加设了辐射热和对流热的屏蔽层。高温屏蔽层采用不锈钢簿钢板,低温屏蔽层采用铝箔。两种材料都具有很强的光反射能力,可以屏蔽热辐射。两种材料都是致密性材料,可以屏蔽热对流。两种材料的用量少,价格低,节能效果显著。
高温设备和管线升温时,保温材料中的空气受热膨胀需要逸出。高温设备和管线降温时,保温材料中的空气冷却收缩需要补进。为方便保温材料中的空气由于体积的膨胀和冷缩而发生的流动,本技术采用的两层高温屏蔽层的材料上开有通气小孔,避免损坏屏蔽层。通气小孔的面积的比率很小,通过小孔的对流热损失很小。
本实用新型的屏蔽辐射热和对流热的保温层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有效地阻止了辐射热和对流热,保温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保温层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屏蔽辐射热和对流热的保温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屏蔽辐射热和对流热的保温层内分别设有高温屏蔽层和低温屏蔽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屏蔽辐射热和对流热的保温层的高温屏蔽层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屏蔽辐射热和对流热的保温层的低温屏蔽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的屏蔽辐射热和对流热的保温层,如图2所示,是在被保温体1外壁依次包覆有保温层2、屏蔽层4、保温层2、镀锌薄钢板3构成。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的屏蔽辐射热和对流热的保温层,如图3所示,是在被保温体1外依次设有保温层2、高温屏蔽层5、保温层2、低温屏蔽层6、保温层2和镀锌薄钢板3。两道屏蔽层能够屏蔽辐射热和对流热。在高温屏蔽层5和低温屏蔽层6上分别均匀的开设通气孔7,如图4、图5所示。高温设备和管线升温时,保温材料随之升温,保温材料缝隙中的空气受热膨胀,能够由通气孔7扩散出去,避免屏蔽层向外鼓胀变形。高温设备和管线降温时,保温材料随之降温。保温材料缝隙中的空气冷却收缩,外部空气由通气孔补充进来,避免屏蔽层受气体外压挤压而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智泉,未经刘智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55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