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隔膜泵单向阀故障自动诊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15269.2 | 申请日: | 2007-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756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嘉岱;杨宏权;王丽;张金伟;赵爱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有色集团沈阳冶金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3/02 | 分类号: | F04B43/02;F04B49/10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元艺 |
地址: | 110141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膜 单向阀 故障 自动 诊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隔膜泵自动化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隔膜泵单向阀故障自动诊断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隔膜泵市场,无论是进口产品还是国产设备,均无隔膜泵单向阀故障自动诊断功能,由于设备易损件寿命相对较短,在接近使用寿命的前期,单向阀内的阀锥、阀芯会被流体冲刷发生泄漏;或者由于意外原因导致设备的阀锥出现卡阀、断阀现象。而发生这些故障时,操作人员无法及时发现,即使发现也只能靠熟练维护工人去人工猜测故障点,无法做到排除故障的及时性、准确性。这些故障都会造成设备压力和流量波动,引起设备震动,影响设备寿命,或对输送管路造成破坏,在某些关键领域如化工企业甚至会对周围事物构成重大安全威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在隔膜泵出现阀锥、阀芯泄漏或者阀锥出现卡阀、断阀现象后,通过故障诊断,能自动在第一时间对操作人员发出报警信号的隔膜泵单向阀故障自动诊断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依如下方式实现:
隔膜泵单向阀故障自动诊断装置,包括:开关量采集部分、模拟量采集部分、继电器隔离部分、隔离放大部分、PLC及报警部分;所述开关量采集部分采集的信号经继电器隔离部分隔离后送入PLC的输入端口;所述模拟量采集部分采集的信号经隔离放大部分隔离放大后送入PLC的输入端口;所述PLC输出端口输出的信号传至报警部分的输入端口。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在报警部分的输入端口及PLC输出端口间可配有继电器隔离部分;所述PLC输出端口输出的信号经继电器隔离部分隔离后传至报警部分的输入端口。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开关量采集部分包括三个接近开关;所述模拟量采集部分可包括四个压力变送器。
作为第三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PLC可包括主芯片及扩展单元部分。
本实用新型在隔膜泵单向阀发生故障后,在很短时间内就能对操作人员发出报警信号,做到了排除故障的及时性;通过系统诊断,本实用新型会精确到哪一个单向阀内件出了泄漏或者卡阀、断阀故障属于哪一类,从而做到了排除故障的准确性。无论对于隔膜泵设备本身还是对整个工艺系统都有一个保护功能,避免了由于单向阀故障而造成的损失。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将不仅局限于下列内容的表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PLC信息流程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隔膜泵单向阀故障自动诊断装置,包括:开关量采集部分、模拟量采集部分、继电器隔离部分、隔离放大部分、PLC及报警部分;所述开关量采集部分采集的信号经继电器隔离部分隔离后送入PLC的输入端口;所述模拟量采集部分采集的信号经隔离放大部分隔离放大后送入PLC的输入端口;所述PLC输出端口输出的信号传至报警部分的输入端口。本实用新型在报警部分的输入端口及PLC输出端口间配有继电器隔离部分;所述PLC输出端口输出的信号经继电器隔离部分隔离后传至报警部分的输入端口。本实用新型所述开关量采集部分包括三个接近开关。所述模拟量采集部分包括四个压力变送器。所述PLC包括主芯片及扩展单元部分。
如图1,1.出料阀箱;2.隔膜腔;3.隔膜;4.推进液油;5.进料阀箱。每个隔膜室输送料浆分为两个阶段:1、排料行程;2、吸料行程。在排料行程中,要克服管道内料浆自重、惯性和料浆与管道内壁的摩擦力作用,通过推进液油传递压力,打开出料口单向阀,将隔膜腔内的物料排出。这个阶段隔膜腔内的推进液油压力会呈上升的趋势,而且在单向阀打开瞬间达到最大并持续到该结束,在行程前死点处停止排料,随后开始吸料。在吸料行程中,隔膜室内容积变大并借助喂料压力将进料单向阀打开,进料管中的料浆充入隔膜室。在行程后死点处停止吸料,进入排料行程。如此循环。
一、泄漏故障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有色集团沈阳冶金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有色集团沈阳冶金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52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燃烧器节能聚火圈
- 下一篇:高承载力灌注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