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田人工施肥铲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14673.8 | 申请日: | 2007-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099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裴日;裴美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裴日 |
主分类号: | A01C15/02 | 分类号: | A01C15/02;A01M1/20;A01M21/04 |
代理公司: | 盘锦辽河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景友 |
地址: | 124000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田 人工 施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稻田施肥工具,尤其是一种水田人工施肥铲。
背景技术:
随着稻田种植面积扩大,农田管理工作量日益增加,其中施肥或灭早除害几乎是常用的手段,目前施肥主要依靠是人工方法完成,由于稻秧在生成期需大量施用复合肥工作量极大,不但增加了工作量也加重了体力劳动,另外在施肥过程中还会破坏田地的平整度,不利于稻苗成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便是为了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的一种水田人工施肥铲,该工具解决了水田施肥的所造成的不良因素,施肥时操作简单,扬撒均匀,施肥速度大有提高,覆盖面广,射程能提高3~4倍。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是由铲体上槽、铲体下槽组成;所述的铲体上槽通过分隔墙将铲体上槽分为两个上分隔槽,所述的铲体下槽通过分隔墙将槽体分隔为五个下分隔槽。
所述的铲体上槽与铲体下槽互为一体,其铲体上槽外形为带有弧度的偏平状体。
所述铲体上槽内的分隔墙垂直于铲体上槽中心线,在铲体下槽内所设有四个间隔距离不等的分隔墙,分别与铲体下槽底边夹角自左至右为60~70度、60~70度、90度、90度,铲体上槽与铲体下槽的边夹角为90~180度。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待撒的农药装入到铲体上槽内,手握把柄(即铲体上槽部分)用手一挥即可将农药抛撒在稻田中。
该工具轻巧,造型美观,抛撒流畅,抛撒时药粉由铲体上槽沿带有分隔墙的下槽抛物面散落在稻田地中,抛撒距离可达15米以上,且药粉均匀,使用特别方便,能提高工效4~5倍,施工时,不破坏稻田平整度,特别适合在中国农村的水稻田适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外观示意图。图2是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由1、铲体上槽,2、上分隔槽,3、下分隔槽,4、分隔墙,5、铲体下底边,6、铲体下槽组成。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由以下实施例给出,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图1中,铲体上槽1与铲体下槽6为一体,采用塑料材质压制而成,在上槽1内的分隔墙4垂直于铲体上槽中心线并将该槽分为两个部分,形成上分隔槽2。
所述的铲体下槽6通过分隔墙将铲体下槽体分隔为5个下隔槽3,该隔墙与铲体下底边5夹角自左至右分别为60~70度、60~70度、90度、90度;铲体上槽1与铲体下槽6的两边夹角为90~180度。
整个工具可采用有机塑料经热压后一次成型取得,加工制造时,除铲体上槽1的外形因槽内需储存化肥应制造成槽状外,施肥铲的外形要制作成带有弧度的偏平状体,这样在使用时可便于手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裴日,未经裴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146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